第319章:叶大人用三条国策,与天下士大夫结仇,马皇后灵魂拷问朱元璋!(2 / 3)
规则的简化,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地方官府任意加税的可能。”说到这里,朱标的目光也变得深邃了起来。因为减少地方官府任意加税的可能,也就减少了天下贪官的利益,也可以说是减少了天下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但仅仅只是减少而已,算不得伤及他们的根本。只要皇帝和太子足够强势,想要把这一条国策实施下去,也并不困难!紧接着,他们开始看第二条国策谏言。第贰条:【火耗归公】火耗归公又名耗羡归公,叶青在阐述这一条国策谏言之时,明确的批判了大明施行的‘耗羡’附加税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由朝廷统一耗损比例,来征收这种赋税,不许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以耗损为由,任意多征钱银。与此同时,并施行‘养廉银’银制度,专用于地方官文职人员生活补贴,从而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马皇后看过之后,也是再次点头道:“确实不错,这集中了朝廷的征税权利,减轻了老百姓的额外负担,也增加了外官俸禄,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不小的积极作用啊!”朱标却是皱眉道:“有点治标不治本了,如果我是州县官吏,我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我会在面上,按照朝廷规定的火耗征收,但也会暗中加派,没办法从根本上改善吏治啊!”马皇后见朱标可以说出这番见解,也是再次欣慰的点了点头。但与此同时,她又要责备朱标看文件不仔细。马皇后指着文中条款道:“你看这一条补充条例,如果发现地方官员暗中加派,则最低夷三族起步,赐予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监察之权,他们可以直接向朝廷监察部门检举。”“监察部门必须接案核查!”“如此一来,涉及面就广了,贪官污吏要买通的人越多,难度就越大,总有那么些胆小的,不敢拿三族性命赌博的‘老实人’!”朱标看着这一补充条例,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确实是不错的监管条例。可当二人看向最后一条谏言之时,也是瞪大了眼睛。因为这最后一条谏言,无异于从根本上动摇天下士大夫的利益。也可以理解为,他叶青把‘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句话,直接用在了天下士大夫的身上。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只要施行这一条国策。那么他朱元璋和他叶青,就会同时成为天下士大夫的‘杀父仇人’!第叁条:【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条国策的核心就很好理解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那便是废黜官员地主的免税特权。当前施行的税收政策,就是考取功名者可免徭役赋税。这样的优渥条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科举制度的有效助力,可以促进百姓发奋读书。在文化传承上,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此以往下去,官员地主一类真正富有的人,却不需上交多少赋税,不但使财政负担落在穷苦百姓身上,而且还国库空虚。要知道人的贪欲是会越来越膨胀的,古往今来的王朝更迭,真正被外族夺权的并不是很多。更多的原因,还是官僚阶层和老百姓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贫富之间的矛盾。官僚大量撺夺免税土地,并让大量有地百姓变成无地佃农,最后官逼民反!往往王朝开始,大多都是承诺百姓可以平分土地,而得到百姓的支持。而往往王朝覆灭,也大多是官逼民反,而朝廷不能有效控制!如果这一条政策可以有效实行,则可以优化税收结构,使富有阶级承担更多的税收责任!与此同时,还能大大的打击官僚撺夺土地的积极性!就算拿得再多也要上税,所以还不如不拿!关键是叶青在他已知的【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基础上,还加了一条针对官僚地主阶层的阶梯式上税法。简单来说,拥有土地越多,上税就越多!当拥有土地的数量达到一个阶段之时,基本上就是在给朝廷白干活了!这一条‘阶梯式上税法’,才是打击官僚撺夺土地积极性的绝杀之计!与此同时,也是一旦全国施行,就让他朱元璋和叶青,一起成为天下士大夫的‘杀父仇人’的最终助力!抛开君臣矛盾不讲,马皇后已经在心底里夸叶青很多次了。果然是治国安邦的大才!果然是有胆识有魄力的大才!果然是为了老百姓,可以连命都不要的人!可君臣矛盾这个因素,也绝对抛不开啊!只要他朱元璋说一句‘准奏’,要不了多久,大批的文武百官就会跪在殿外广场之上,上演各种文人的逼宫大戏。只是往这方面一想,朱元璋父子就觉得头疼不已。朱元璋叹了口道:“咱也知道都是些好策,这就是咱发火而不喊打喊杀的原因。”“这一次,不用他叶青威胁,咱都想依了他。”“可是,咱能依他吗”“咱能做的,就是同意第一条和第二条,至于第三条,咱是万万不能的。”“咱必须温水煮青蛙,等这些老兄弟和咱一起埋了之后,标儿上位,才能稳稳的去施行第三条。”“可这叶青,开口闭口就是如果咱不同意,他就死也不给咱当官!”“实在是气煞我也!”话音一落,朱元璋就又看着雁门县的方向咬牙切齿。紧接着,他又发现自己气得昏了头,赶紧改成看着宁波府的方向,继续咬着后槽牙,眼里全是剐人的‘刀子’。“爹,能不能找叶大人商量一下,先施行第一和第二条,等您和叔伯们都去了,我再来施行第三条”“但我可不想您去得早了!”朱元璋死死的瞪着宁波城的方向,同时摆了摆手道:“咱比你清楚他的尿性,那狗东西一口唾沫一个钉,绝对没得商量。”“不是,咱是皇帝,咱凭什么和他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