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叶大人无端被记仇,朱元璋单挑满朝文武,比的就是官大和功高!(2 / 3)

加入书签

套规矩。”“臣知道,像这种昭告天下的法令,按照中原的礼教规矩,一定是先商议后决策,以彰显皇帝不是一个专横独断之人。”“可所谓的专横独断,有的时候,也只是大儒们用来控制皇帝的一种‘道德枷锁’!”“皇帝有的时候,就应该霸气决策,就应该拿出一人说了就算的狠劲儿来。”“草原上的大汗们,大多时候,也要开会商议!”“但类似于这种明知有利,但又容易被人掣肘的事情,却都会‘我说了就算,不听我的,伱就得死’!”“陛下完全可以先下手为强,直接下诏!”“对方不管后面怎么说,都已经犯下抗旨大罪了”王保保话音一落,朱元璋和徐达当即眼前一亮,然后就用刮目相看的眼神,看向这位昔日的大敌。是啊!中原的规矩很多时候都是好事,但很多时候也会被人所制!在明知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就不能不讲规矩一次呢这种先下手为强,直接先把‘抗旨大罪’放一边,随时准备给人扣上的开局,实在是太好了。奉天殿前大广场之上,王保保看着满朝文武皆震惊的场景,也是满意的骄傲一笑。朱元璋和徐达看着这一幕,也是再次对王保保刮目相看,并觉得降服他而不杀他的决策,还是很值得的。徐达更是通过这件事情,知道王保保被叶青打得那么惨,为什么还那么喜欢他了。因为他们的做事风格,还多少有些相似!“这是怎么回事”“这种昭告天下的诏令,不该先和中书省商议,不该先朝议议定吗”“如果皇帝随时都这么专横独断的话,还要三首六部干什么,还要满朝文武干什么”“.”他们的声音不大,虽然传不到高高在上的朱元璋的耳朵里,但却可以传到徐达和王保保,乃至于太子朱标的耳朵里。胡惟庸只是呆在那里,没有说话。但他也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来这一手,难道就不怕文官们给他扣一个专横独断的大帽子吗“他不怕。”“因为,他一定给敢于提出异议的官员,提前扣上了一个抗旨不遵的大帽子。”胡惟庸想到这里,就又把账算到了叶青的头上。在他看来,朱元璋虽然也有时候行为乖张,且不讲章法,但大是大非的规章制度,他却比谁都遵守。至于他的近臣,也都是讲规矩的人。他看了一眼王保保,但也只是看了一眼而已。在他看来,王保保绝对没有这么坏的脑子,一定是叶青的馊主意!也就在胡惟庸如此思索之时,虽然没有爵位,但却足以代表天下读书人的翰林院大学士孔克表,一下子就走了出来。他不仅腿脚非常利索,还非常的激动。他确实没有什么爵位,俸禄也不如徐达他们高,但他却是满朝文武之中,最有钱有地的人。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有一个人间封神的祖宗,有一个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拜一拜的祖宗。不论哪朝哪代,不论什么皇帝上位,都会对他家以礼相待,都会给一个没什么实权,但足以代表天下读书人的位置。虽然每一代的俸禄都不高,但也架不住千年家族的经营啊!别说汉唐宋明这样的汉家王朝,就算是元朝以及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入寇时代,那些姓氏为孛儿只斤、拓跋、宇文的皇帝,都会把他们家人当成是香饽饽。尤其是五胡入寇时期,那些入寇的外蛮皇帝,随便逮一个孔家人,都会争着说他这里的孔家人是孔夫子的嫡系!没办法,在这儒家独大的时代,他们家就是这么抢手!同样的道理,这也是孔克表可以活到现在,而不被朱元璋杀的原因!孔克表恭敬一拜,然后就激动无比的说道:“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我华夏大地经过元蛮百年无能统治,几乎没有了学习风气,洪武三年的考试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泱泱大国,现在却连办科举的底气都没有,朝廷花了大把的钱,在各地办学,鼓励孩子学习读书。”朱元璋眉头紧锁,一句‘老子定的‘养士十年计划’,还需要你说’,愣是到了嘴边,却又直接咽了下去。孔克表继续大声激动道:“学子们之所以如此踊跃,正是因为朝廷先前规定的,取得功名者,可以不用服徭役,可以见官不跪。”“考取举人有为官资格者,更是可以不用纳税!”“如果这些条件全都没了,施行这‘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之策,恐怕会让学子们寒心。”“到了那时候,学府无人入,我泱泱华夏之璀璨文字,又如何传承下去啊!”“陛下,请三思!”话音一落,在场的九成多官员,全部跪在地上道:“陛下,请三思!”而这其中,还有不少杀敌勇猛,从不畏死的武将。当然,这也不怪武将们!武将也是有贪欲的人,世上又有什么人想被断了财路不等朱元璋开口,孔克表又继续激动道:“陛下,您看看,这就是大家的心意,还请陛下三思啊!”“还请,陛下三思!”在场的九成多官员全部跪拜叩首,全部逼宫式的请陛下三思。他们心里想着,还站着的徐达等人,也一定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之中。且不说他们人多势众,就算是徐达也该随大流,就凭这也伤害了徐达的利益,徐达也该在这一次,站在他们这边。对于这件事,他们很有信心。也就在他们如此思索之时,朱元璋却是和徐达、王保保、蓝玉、沐英等人对视一眼,然后就点了点头。下一瞬,徐达第一个站出来道:“臣,当朝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兼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徐达,谨遵陛下诏令!”紧接着,王保保第二个站出来道:“臣,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兼遥领红古城大土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