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叶大人决战两大千年家族,徐达对朱元璋说,让他们秀才遇到兵!(2 / 3)

加入书签

满口仁义道德的,天下读书人的典范。孔克表却是一本正经的说道:“陛下,这两项新的税务国政,等于是在挖他们的心头肉啊!”“老百姓还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臣实在是干不了这事。”“臣要去从他们嘴里抢食吃,他们能答应吗”“常言说得好,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就该认不得了。”“臣是先祖孔夫子的五十五世孙,可都隔了五十五世了,那些个孔孟之家的人,还能真的认臣吗”“不抢他们嘴里的食吃,他们或许还会因为臣这翰林院大学士的身份,给臣三分薄面。”“可要从他们嘴里抢食吃,他们又怎么会认臣呢”“陛下圣明,就算杀了臣,臣也实在是无能为力啊!”“.”朱元璋是真的不想再听下去了。他一把拍在龙椅扶手上,站起身来,严厉斥责道:“伱什么意思”“你是在说你做不到,朕就要杀了你”“你在污蔑朕,你在说朕是暴君!”孔克表当即以头抢地:“陛下息怒,臣不是这个意思,还请陛下责罚。”与此同时,他也心中暗道:“你这表现,离暴君又能差多远”而此刻,胡惟庸见事情已经到了位,他也当即跪拜在地道:“还请陛下息怒。”紧接着,就又是好大一票人跟着跪了下来附和。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不仅不息怒,反而还更加的发怒,因为这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在进行逼宫运动。但为了顾全大局,他也只有息怒。如果这时候还不息怒,那这些人就有得写了!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心情之后,又长叹一口气道:“都平身吧!”紧接着,他又明知故问道:“说说看,你们觉得谁能胜任”孔克表又当即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宁波府知府叶青,最为合适。”“叶大人把雁门县发展成为塞上江南,又寻回传国玉玺,还在攻灭北元都城和林这件事上有大功!”“不久之前,他还用雷霆手段,圆满完成了赈灾之事。”“叶大人如此奇才,一定能够把这件差事办好!”孔克表话音一落,这满朝文武之中,一大半的人都跟着附和了起来。就眼前的一幕来看,尽是夸赞叶青的嘴脸,说的也都是叶青所立的功勋。如果是换个人来看,就绝对是发自肺腑的夸赞叶青,合情合理的推荐叶青。但他却深深的知道,他们就是想让叶青和千年世家,孔孟两家为敌!也可以说是,利用这两大千年世家,替他们报仇雪恨!只要叶青办不成差事,他就会现在站得有多高,跌得就有多惨!到了那时候,这些发自肺腑的夸赞叶青的人,就会直接变成,发自肺腑的贬踩叶青的人!现在的朱元璋,只想有人站出来说一句‘叶青不适合办这差事’。可当他看向以徐达为首的众人之时,却发现他们和徐达都一个德行,那就是干脆站在那里闭上眼睛当瞎子。看着这一幕,朱元璋都不禁开始怀疑,徐达是不是叶青的假老哥,是不是他朱元璋的假老弟。但他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也不是吹出来的。很显然,徐达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难道,”“这个徐天德,认为叶青办这差事,也未尝不可”“.”想到这里,朱元璋当即大声道:“准奏,退朝。”还不等百官再拜,他就和自己的常侍太监,从专门通道,先行离开了大殿。但与此同时,他又对常侍太监说道:“你去半道上,截下徐达、李文忠、王保保,让他们三个来御书房见咱。”常侍太监行礼一拜,就加快脚步办事去。与此同时,走在下朝路上的王保保等人,也是追问起了徐达。王保保严肃道:“徐达,这事儿你不说清楚,我跟你没完。”李文忠礼貌道:“徐帅,你难道觉得,叶老弟能办得成这差事”“当然,如果他能把这差事都办成的话,对他们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对他自己,可就是奇功一件了!”蓝玉也跟着冷哼一声道:“不仅如此,那些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家伙,也会收敛不少。”蓝玉话音一落,武将们也都跟着点了点头。徐达并没有着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看向王保保一笑道:“我就不说清楚,你想怎么跟我没完”“你”王保保气得你了半天,也你不出个所以然来。不错,在这大明的皇宫里,他根本就没有说这句话的资格。徐达也知道王保保是为了叶青而着急,但还是出口教育道:“你入朝为官之后,是越来越没元帅的样子了。”“曾经运筹帷幄,居然能赢我一次的‘天下第一奇男子’去哪里了”而此刻,李文忠他们看着此刻的徐达,也有一句话,想直接甩徐达的脸上。那便是‘你卖关子的本事,也越来越不像元帅了’!也就在众人快要失去耐心之时,徐达又一脸严肃道:“叶青能办到这件事。”“只要我们肯帮他,他就一定能办成这件事。”“他们满口仁义道德,我们也能让他们‘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你们别忘了,兵有时候也可以匪一点!”众人听到这里,也是当即眼前一亮。也就在此刻,朱元璋的常侍太监就迈着无声的步伐,来到了徐达的面前。“奴婢拜见徐帅,拜见诸位大将军。”“徐帅,李将军,王将军,陛下让你们去御书房见驾。”徐达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后,就叫上李文忠和王保保跟着他,一路往御书房而去。到了御书房之后,朱元璋也不多说一句废话,直接就开口问他为什么要让这一帮老兄弟,跟着他一起当瞎子。徐达的回答也没有废话,也还是那句‘让他们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还有那句‘兵有时候也可以匪一点’!朱元璋听后,也是当即眼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