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二级火箭的始祖,朱元璋问罪叶大人,真正的飞龙在天!(2 / 3)

加入书签

爆发出,自己都无法相信的实力,只因为他想保护自己的元帅,想要帮助自己的元帅!可他的元帅是什么人副将的眼里,写有‘大明将军—王保保’汉子的这一面,正在迎着阳光发光,也是不自觉的红了眼睛。蓝天白云之下,一条条的火龙,径直从大明数十艘战舰的甲板上飞出,并向他们的舰队径直快速飞来。“当然,我也打不动了”王保保看了看一边向自己全速而来,一边两翼分散的几百艘倭国南朝斗舰,当即下令道:“快升招摇旗!”千叶崇武当即眼前一亮,紧接着就是自嘲一笑,然后就无精打采的下令道:“全军返航,到港之后,全部弃船,带走能带走的所有兵器。”他是对旗语兵的表现很满意,也是对自己这一战的表现很满意。“龙,是会飞的火龙,大明真的有龙!”就连动力舱里的桨手和‘自行车手’,都是笑着喊号子,手上与脚上的力道,也不自觉的大了几分。要是他有这样的神器,他也比叶青还要冷静得多!叶青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谈不上多么的高兴,因为这样的战果,他见得太多了。倭国南朝海军大将船甲板之上,山本一木站起身来道:“他升起招摇旗了,为什么他的舰队还纹丝不动”也就在千叶崇武的命令下达整个舰队的同时,站在大明海军蓝军舰队副帅舰甲板上的朱元璋,也是再次开了口。其实,不只是旗语兵爆发出了自己无法相信的实力,他又何尝不是呢“.”也就在数十支火箭击中甲板各处之时,一半火箭快速引燃甲板,一半火箭则直接原地爆炸。他果断抱拳道:“末将领命。”要不是指战亭的柱头在那里,他这个海军大将,就得直接摔在甲板上。只有快速击毁敌帅舰,找回失去的面子之后,就驻港备战。山本一木看着此刻已经完全乱作一团的舰队,一下子就脚软了。副将本想来指战亭报喜,却发现他们的王帅已经靠着柱头睡着了。实际上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大明三军大元帅徐达,以及朱棣和毛骧,依然还沉寂在刚才那一幕,所带来的震撼之中。此刻的副帅舰甲板之上,“传本将军命令,”“好,好一个才华横溢的叶老弟,好一个才可惊天的叶大人呀!”他看向叶青道:“王保保已经升起招摇旗了!”不等他们把远程武器,往帅舰上招呼,就听到了足以让他们耳膜打鼓的破空之声。这一刻,他们是骄傲无比的,也是绝对有资格骄傲的。“那是什么”也就在王保保如此感叹之时,旗语兵又严谨问道。他必须后怕呀!他只是招了招手,就让亲兵把此刻已经完全被倭奴之血染红的王保保,抬进舱房大厅里。是一个曾经的头号大敌人,是一个曾经颇有戒备的外人!还是那句话,他只是个笨拙的人,做不到绝对的发明创造。话音一落,他就直接一屁股坐在了指战亭里,还背靠柱头,安心无比的闭上了眼睛。“降下帅旗,以副帅舰为首,砍掉锚绳,加入舰队,向倭国南朝海滩进发!”“然后,全速返回,驻港备战!”朱元璋等人终于是听到这道命令了。“一定要在陆地上阻击他们,不能让他们打进奈良城!”他知道,这张大嘴就是想一口吃掉他们的帅舰!“足利义满!”紧接着,徐达和朱棣还有毛骧三人,又把目光集中在了朱元璋的脸上。之所以蓝布为底,是因为蓝布代表着这广阔无垠的大海!“王帅,我们胜了。”千叶崇武已经无暇顾及已经稳不住的海军大将,只是看着这一幕,呆呆的站在那里。“这么多船,怎么打我也打不过呀!”就他知道的历史来看,飞将军李广射箭入石,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传本官命令,”可现在他却没有,并不是说他叶青突然变得大度了起来。其实,这所谓的‘火龙出水’,并不是他叶青的首创!实际上,这种武器的十六世纪中叶,也就是明朝中期之时,明朝火器师发明的一种新式水陆两用的火箭,也是后世‘二级火箭’的始祖!“快,别愣着了,快进攻啊!”再一个改进就是,他加大了龙头里‘集束火箭’的数量,并分别设计了主要原料为‘磷’的燃烧箭头,还有爆炸箭头而已。“.”为了赢下这场仗,为了守住底舱入口,他又何尝不是爆发出了,他巅峰状态才有的武力招摇旗居中而又高高在上,就是元帅的决战军令。其实,人的潜力是有限的,但很多时候又是拥有无限可能的。不少人直接被炸得伤痕累累,也有不少人变成火人,直接往海里跳。“告诉各舰,不许再用‘火龙出水’,打倭奴首府之时,本官自有妙用!”千叶崇武咬着后槽牙道:“我们几百艘舰船全速进攻,他们距离这么远,已经救不了帅舰了。”“全速航行,用我们的大炮,狠狠的揍他们的屁股!”也就在此刻,边上九环大刀上的金色暗雕,也再次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兵器”“你是瞎的吗”他们震惊的是,天下间竟有如此火器,竟然可以在数里之外,如火龙般飞过去打击敌人。也就在舱房大门关闭之时,副将又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汉家军礼!第二个方面,则是他必须抽调兵力,去平安京一线,和北朝战兵作战。他叶青做的事情,不过是在造型上进行修改,使得这种火器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以达到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准度更高而已。“那到底是什么”“传我命令,全军加速航行,尽快合围击毁其帅舰!”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的,其中第七星又被称为‘招摇’,还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