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他还得谢咱呢(2 / 3)

加入书签

到自己的道,就要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了解先贤之道,其二深入了解当前环境。”

“前者方兄已经具备了,现在所欠缺的就是后者。”

方孝孺犹如醍醐灌顶,惊喜的道“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真是糊涂啊。”

“多谢景恪提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陈景恪谦虚了一句,转而说道

“每一个人观察环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这也是百家诞生的原因。”

“方兄可知,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道,符合大多数人的预期,为大多数人接受呢。”

这一点很重要,百家真正的显学,也就道儒法墨兵五家而已,其他学说都太片面了。

而片面的结果就是,沦为配角。

方孝孺自然不希望自己未来的道,是一个配角。

只见他起身,朝陈景恪郑重行礼“请贤弟教我。”

陈景恪脑海里,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台词,‘他还得谢咱呢’。

面上不动声色,坦然受了一礼,才说道

“这就涉及到历史观了,你持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决定了你的思想。”

方孝孺一脸茫然“历史观?”

陈景恪斟酌说道“就是你用何种观念来看待人类历史的。”

“有人将历史观分为两大类,唯物观和理念观……”

“唯物观认为物质是独立存在的,影响着精神和意志……”

“理念观则是反过来的,认为精神和意志是独立存在的,物质只是精神的外在具现。”

见方孝孺一头雾水,陈景恪也有些头大,他只是个学医的,不是搞哲学的。

一时间还真不好解释。

想了想,决定换一套更好解释的说辞

“额……这个太过于复杂,一时间我也无法给你解释清楚。”

“你只要知道,佛道两家都偏向于理念论,程朱理学也同样如此。”

“而你正在编写的学术发展史,是偏向于唯物观的。”

方孝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多数人认为是思想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影响了环境。”

“所以他们推崇古人,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废。”

“我则认为是环境影响了思想,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认为当效仿古人,与时俱进。”

“原来还可以如此划分,唯物观,理念观。”

“这个划分好,以后我方孝孺就是唯物观的的支持者了。”

陈景恪偷偷抹了一把汗,他也不知道方孝孺这种说法对不对。

尴尬啊,早知道就不说什么唯物唯心了。

怕他再追问,就连忙转移话题道

“还有一种史观划分方法,人民史观和英雄史观。”

“人民史观,就是将人民视为历史的推动者,是人民创造了这一切。”

“英雄史观,就是将某个人作为历史的推动者,是英雄创造了这一切。”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方孝孺连连点头,然后问道

“不知你是哪一种史观?”

陈景恪说道“我自然是人民史观的坚定拥护者,但也不否认英雄在其中起到的引导作用。”

方孝孺并不觉得意外,陈景恪要是持有英雄观,他才会觉得奇怪。

“我们华夏的史书,表面看是帝王将相史。”

“但仔细看就会发现,都在围绕一个‘民’字打转。”

“安民、教民、牧民;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无不是在说万民之事。”

“帝王将相其实也皆出自于民……”

“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意,英雄也不过是顺应民意行事而已。”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得了民心者,方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方孝孺脸色大变“景恪,慎言。”

陈景恪自然知道他为何如此紧张,朱元璋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

还是那句话,有些话朱重八听得,朱元璋听不得。

就因为一句‘民贵君轻,社稷次之’,就想把孟子给赶出文庙。

要是他这一席话传出去,定然会引起风波。

要是引得朱元璋发怒,将他给咔嚓了都不无可能。

天授君权,是铁律,谁都不能触碰。

陈景恪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又不是铁头娃,也没有兴趣刀尖跳舞。

在决定抛出人民史观之前,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退路。

只见他笑着说道“方兄勿惊,且听我说完。”

“我方才已经说了,并不否认英雄在其中起到的引导作用。”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也是松散的,犹如一盘散沙。”

“所以,占大多数的民,才会被少数权贵奴役剥削。”

“这就需要一位英雄站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