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2 / 3)

加入书签

夺太孙伴读的位置,他就备受良心谴责……”

“最后他鼓起勇气,明确表示拒绝做忘恩负义之人。”

“叶四梅见事不可为,也就顺水推舟放弃了。”

“算他叶四梅运气好,有个明事理的后人。”

“否则定然身败名裂,晚节不保。”

如果他是当官的,搞背刺很正常。

只要以后能当一个能吏,大家提起他也会给予中肯评价。

可叶兑立足天下,靠的是一身学问和名气。

一旦气节沾染了污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还好此事并没有闹起来,否则他早就狼狈离场了。

也不知道是该说他老糊涂了,还是说他利令智昏。

陈景恪叹道“他应该快离京返乡了。”

方孝孺说道“陛下怎么可能会让人品有亏的人,来教导太孙。”

“若他识趣,就及早请辞,还能保留最后一点颜面。”

陈景恪惋惜的道“一代名士,可惜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离开。

陈景恪回家和父母说了一声,就去了皇宫。

本来想先去找老朱销假的,结果他正在和一些重臣开会,就先回了自己的住所。

让他意外的是,朱雄英竟然也在

“今天大本堂没有开课吗?”

朱雄英翻了个白眼,道“都几天了,我还以为你也准备辞了伴读职务呢?”

陈景恪心中一动,道“有人辞官了,不会是叶先生吧?”

朱雄英说道“对,就是他。既然你能猜到是他,那原因也不用我说了吧。”

陈景恪意外的道“我只是没想到,他的动作会这么快。陛下那边怎么说的?”

朱雄英说道“皇爷爷还能说什么,自然是挽留再三,然后准了。”

陈景恪顿了一下,说道“我是问你大本堂这边,陛下准备找谁当先生?”

朱雄英说道“哦,你说这个啊。皇爷爷准备找几个名气小,但有学问的儒生来这里教书。”

“皇爷爷认为大本堂占用时间太多,耽误我学习其他东西。”

“只是叶先生名气大,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现在换成名气小的先生,皇爷爷就可以将课程压缩。”

“我就能抽出更多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了。”

所谓别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跟着陈景恪学习。

叶兑的离开除了他自己品行有愧,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陈景恪。

陈景恪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太孙跟着他学习,比跟着别的大儒,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大本堂紧张的课程,反而压缩了太孙跟他学习的时间。

但大本堂是不可能取消的,这里是用来告诉天下读书人,太孙有在学习圣贤书。

以此来收买读书人的心。

而且,圣贤书也不是没用,还是需要学一学的。

但叶兑名气太大,在教学时话语权也非常大。

很多时候,在课程的设置上,老朱都要听他的。

最好的办法,是换一个名气比较小的老师。

或者找好几个老师,每个老师教授一门课。

老师越多,话语权就越小。

到时候朱元璋就可以压缩大本堂的课程,将更多时间抽出来,让朱雄英跟着陈景恪学习。

但在外人看来,朱元璋一次找了这么多老师,说明皇帝对儒学重视啊。

所以,不论叶兑怎么做,这个位置他都坐不久了。

有朱雄英的提醒,陈景恪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些。

如果叶兑没有试图争抢太孙伴读的位置,他会觉得有点愧对这位老人家。

毕竟自己抢了他的饭碗。

但现在……他要感谢叶兑,谢谢你替我消除了负面情绪。

所以您老人家一路走好。

这时朱雄英斜睨了他一眼“有件事情我倒要问问你。”

陈景恪好笑的道“太孙殿下,有什么话您尽管问。”

朱雄英想笑,嘴角刚裂开又意识到不对,连忙板着脸道

“你休个假就七八天,也不给我姑姑传个信送个礼物啥的。”

“咋地,你是看不上我姑姑吗?”

“额……”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少操心。”

朱雄英气道“今天你要是不给我姑姑一个交代,你就死定了。”

陈景恪打趣道“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

朱雄英嗤笑道“嘁,我喊了你敢应吗?别给我打岔,快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景恪见躲不过去,就说道“那你也要让我和福清公主接触一二吧,万一……她讨厌我呢。”

朱雄英说道“怎么可能,这几天你连个信儿都没传,姑姑可生气了。”

“要是她不同意,早就找皇爷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