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培养圣人?(2 / 3)

加入书签

能成得了什么气候。

于是,在退朝后,一群人气冲冲的回去准备写文章驳斥。

——

朱元璋回到乾清宫,刚刚坐下就见马皇后带着福清公主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看热闹的朱雄英。

福清公主殷勤的道“爹爹……您渴不渴,这是我给您沏的茶,上好的龙井。”

朱元璋心里很是受用,嘴上却叹道

“真是女大不中留啊,要不是为了陈景恪那臭小子,恐怕咱还喝不到这杯茶。”

福清公主俏脸顿时就红了,不依的道“爹爹,您再这样说,以后我就不给您沏茶了。”

朱元璋笑道“好好好,咱不说了。”

然后竟真的就不说了,悠哉悠哉的品起了茶。

这可把福清公主给急坏了,想问又不好意思,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马皇后看不过去了,说道“你个老不修的,快说说朝会的情况吧。”

朱元璋这才说道“咱早就说了,不用担心,有咱在还能让他吃了亏不成?”

福清公主心中一喜,又有些疑惑的道

“那可是剃发,儒生们就没指责他?”

朱元璋说道“怎么没有,不少人说要将他罢官。”

“只是还没等我开口,蓝玉就先跳出来将他们驳斥的哑口无言。”

福清公主惊讶不已。

蓝玉?虽然打仗是把好手,可他能辩的过那群文官?

马皇后和朱雄英也是将信将疑,蓝玉站出来支持陈景恪,他们不意外。

可他能在口才上胜过儒生……那不是开玩笑吗?

于是朱元璋就将朝堂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完后,福清欣喜不已,马皇后啼笑皆非。

朱雄英则笑了起来,他想起大本堂开课时,陈景恪怼常继祖等人的事情。

一句‘我救过太孙’,就将几人给整不会了。

和眼下这一幕,何其相似。

蓝玉等人得理不饶人,翻来覆去就那两句话,将那群文官给堵的说不出话来。

笑过之后,朱元璋叹道“陈景恪真是能惹事啊,让他去控制一下疫情,他就给咱弄出个剃发来。”

“而且事先也不请示一下咱,着实可恨。”

尤其是想起前段时间,自家媳妇和乖孙,竟然一起怼咱。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朱雄英火上浇油道“就是,他实在是目中无皇爷爷,回来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福清公主自然能看得出两人是开玩笑,并不着急。

马皇后却说道“景恪此举虽显莽撞,却真正让我放心了啊。”

这句话说的没头没尾,福清公主和朱雄英都一头雾水。

什么意思?怎么就放心了?

朱元璋却明白她的意思,这种行为证明,陈景恪不是心思阴暗之人。

所以,他也深以为然的道“是啊,咱没有信错他啊。”

福清和朱雄英更是疑惑,什么没有信错?

为何我完全听不懂你们再说什么?

但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没有为他们解释的打算。

马皇后又说道“那个方孝孺,确实是个人才。我总算是知道,景恪为何会如此重视他了。”

朱元璋不服气的道“那明明是咱发掘的人才,只是被他捡了个便宜罢了。”

马皇后倒也没有否认,确实是他最先发现的方孝孺,并给出了‘此庄士,当老其才’的评语。

现在方孝孺的变化虽然有点出人意料,但恰恰印证了这句评语。

当老其才。

他正在快速蜕变成长,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朱雄英猛然想起,当初陈景恪给他说过的一番话

对圣人言要经历三个阶段,相信,质疑,再相信。

初学时将圣人言奉为圭臬。

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产生怀疑。

到最后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在圣人言里写着。

但陈景恪最后又加了一句,如果能撇开圣人言,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

那就是新的圣人。

方孝孺所走的路,于这番话何其相似啊。

先是狂热的儒家信徒,意图复兴周礼。

被自己一番话驳斥之后,开始质疑儒家那一套。

后来觉醒,又重头研究儒家的学问。

而现在……他似乎正在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想到这里,朱雄英心中情不自禁的生出一个想法

景恪不会是在培养圣人吧?

这个念头一出,他整个人就兴奋了起来。

培养一个圣人,太疯狂了。

可是,我喜欢。

景恪啊景恪,伱果然是大手笔啊。

不过还是瞒不过我,被我给猜到了。

哼哼,培养圣人这么好玩的事情,竟然不带着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