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儒家不可废(2 / 3)
于是此人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
你们是有多大脸啊,敢把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黄帝等等华夏先祖,放在孔庙里?
然后儒生们又想到一个办法,到底哪些人可以进入圣贤庙享受祭祀,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咱们要好好讨论一下,等商量好了再说。
大家都明白他们的意图,就是无限期的拖延。
但朱元璋早就想好了办法“先把圣贤庙建立起来,将没有争议的先贤请进去接受祭祀。”
“有争议的,再慢慢讨论。”
这一下,彻底让儒生们无话可说。
在一场闹剧之后,圣贤庙正式建立。
但儒生们依然没有放弃,他们准备无声抵制。
当初朱元璋下令,祭孔止于曲阜。
儒生们直接无视,这条命令不是一样被废除了吗。
还有将孟子移出孔庙,也因为儒生们的无视,又给请回来了。
这次他们也准备采用相同的办法,无视。
你建庙就建呗,朝廷举行的祭祀,我们没办法。
但除此之外,我们就当没这座庙。
不祭祀,不宣传。
看你能怎么办。
朱元璋就像是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又下了一道旨意
天下各个道观寺庙,有条件的,必须建立一座圣贤殿。
没条件的,也要弄一间圣贤堂,把先贤的牌位请进去祭祀。
这还不算完,又令各藩属国全都要建圣贤庙,进行国家祭祀。
而且还准许他们,将自己的先祖请进圣贤庙祭祀。
但这么做必须要经过大明朝廷的允许。
比如高丽,在征得大明同意后,可以将箕子放在自己国家的圣贤庙里。
其他各藩属国,伱们认哪位先贤为祖宗,都可以照此办理。
甚至朱元璋还暗示,如果你们的表现让大明满意,有机会将你们的祖先放在大明的圣贤庙里。
这一下,本就因为《华夏简史》,对华夏这个概念高度认同的各藩属国,可谓是欣喜若狂。
纷纷表示,圣贤庙是吧,我们马上建。
这一下,儒生们彻底傻了眼。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过于刺激儒家,毕竟还需要他们来治国。
在圣贤庙里,三圣的地位是最尊崇的,排在主位。
三圣自然就是黄帝、老子和孔子。
黄帝居首,老子次之,孔子最末。
儒家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设定。
对此道教自然是最支持的,其实这也是他们支持圣贤庙的原因。
真以为我们道家,就任由你们儒家踩在脚下啊?
宋朝时期我们就敢站出来争夺话语权,更何况是现在。
立了圣贤庙,就能借此冲击儒家的地位。
尤其是在圣贤庙里,老子位在孔子之上,这更是让他们开心。
眼见儒家被压制,圣贤庙成真,朱雄英很是兴奋,但面上却装作不屑一顾的道
“儒家也不过如此吗,咱们还没怎么发力呢,他们就倒下了。”
陈景恪哑然失笑,说道“那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洪武大帝,换成你,事情就没这么好办了。”
朱雄英很是不服气。
老朱则被这一记马屁拍的神清气爽,果然是咱的好女婿啊。
这倒不是陈景恪拉踩,朱元璋作为开国君主,天然拥有重新洗牌的权力。
再加上剥皮萱草杀出来的凶名,足以震慑儒生们不敢乱来。
换成别的皇帝,估计皇城门口早就跪满反对的儒生了,大半个朝堂都能瘫痪了。
甚至出现皇帝落水的事情。
说笑过后,陈景恪正色道“你好像很不待见儒家?”
朱雄英愣了一下,说道“有问题吗?你和皇爷爷不是也很不待见他们吗?”
朱元璋也意识到问题所在,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不,我和陛下并没有不待见儒家。”
朱雄英疑惑的道“那你们为何要打击儒家?”
陈景恪回道“打压儒家,和不待见儒家,是不一样的。”
“儒家是有其优点的,尤其是在礼法建设方面,更是拥有碾压其余百家的优势。”
“大明想要长治久安,也同样离不开儒家。”
朱元璋也点头说道“景恪所言甚是,大明离不开儒家,这一点你要谨记于心。”
朱雄英更加疑惑,道“那你们为何还要打压儒家?”
朱元璋给陈景恪点了点头,示意他来解释。
如何对待儒家,最开始他也陷入了误区。
还是通过陈景恪的讲解,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才有了这一次针对儒家的行动。
让陈景恪来讲,能说的更清楚。
陈景恪也没有推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