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太孙出巡(2 / 4)
师力量还是太弱小,渤海舰队、舟山舰队和泉州水师,加起来才不到四万人。</br>朱元璋下令,扩军。</br>水师规模暂定为十万常备军。</br>如果不是怕一次扩军太多,反而导致战斗力下降,这次会扩编更多人。</br>即便如此,也准备了十万预备役。</br>平时学习航海知识,配合水师进行一些行动。</br>等有需要了,可以随时上船当兵。</br>作为补偿,他们的家人可以去造船厂、朝廷开设的盐场等地方工作。</br>也可以选择去朝廷选定的地方定居,捕鱼种田为生。</br>其实到了这一步,大明离开海只剩下一道政令了。</br>之所以还没有全面放开,主要原因有三个。</br>“其一,倭寇未灭,全面开放就是露出破绽给他们。”</br>“其二,水师战斗力还未形成,无法保护这么长的海岸线。”</br>“其三,老三在南方大开杀戒,一旦开海,那些宗族势力难保不会逃到海上为寇。”</br>“所以,开海还不能急,等明年再说。”</br>朱元璋如是说道。</br>陈景恪自然也是无所谓的,真不急这一年两年。</br>大明这次是主动开海,不是被动,自主权很大。</br>磨刀不误砍柴工,完全可以准备妥当一点再施行。</br>不过这时候朱雄英又整出了幺蛾子:“皇爷爷,我想出宫去看看。”</br>朱元璋笑道:“你出宫就出呗,还用和我打招呼啊。”</br>朱雄英认真的道:“我想离开应天,去其他省走一走看一看。”</br>朱元璋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消失了,就在大家以为他要拒绝的时候,哪知他却叹道:</br>“哎,翅膀长硬了总是要自己飞翔的,去吧。”</br>朱雄英惊喜的道:“真的?”</br>朱元璋看着他,点头道:“爷爷什么时候骗过你,出门在外注意安全,切记不要离开护卫的视线。”</br>朱雄英连忙点头道:“好好好,我知道了。对了,景恪也跟我一起去吧。”</br>朱元璋笑道:“去,他肯定要跟着去保护你的。”</br>说到这里,他转向陈景恪:“多的我就不说了,将他全须全影的带回来。”</br>陈景恪郑重的道:“陛下放心,我会看好太孙的。”</br>朱雄英又小心翼翼的问道:“那我能将妙锦也带上吗?”</br>朱元璋讥笑道:“要不,把我和伱祖母也带上,再把你爹也带上?”</br>朱雄英连忙讪笑道:“开玩笑,我说笑的,皇爷爷莫要当真。”</br>“我去将此事告诉皇祖母……景恪快和我一起去收拾行李。”</br>陈景恪心下好笑,见朱元璋没有特别吩咐,就告退离去。</br>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朱元璋无奈的叹了口气。</br>他自然不放心让朱雄英出门。</br>可也知道在深宫里是很难养出明君的,多见见外面的世界,是一个不错的办法。</br>当年修筑黄河,朱雄英就嚷嚷着要出去看看,被拦了下来。</br>这两年他可没少念叨此事,这会儿要是再拒绝,也不太好。</br>现在他年龄长了两岁,朱标也在京城,想去就去吧。</br>以后或许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br>但安保工作必须要做好,确保万无一失。</br>朱元璋马上就收拾好情绪,开始下达命令,安排随行人员。</br>另一边,朱雄英非常兴奋的找到马皇后,告诉她这个好消息。</br>沉浸在喜悦中的他,并没有察觉到马皇后笑容里隐藏的一丝担忧。</br>陈景恪看到了,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一再保证会看好他。</br>朱标对于儿子出行,则没有太多的惊讶。</br>他是非常支持此举的,还叮嘱朱雄英路上要多加小心,不要扰民什么的。</br>群臣对于太孙出行意见不一,有人觉得出去看看也不错,有人则觉得太劳师动众了。</br>圣天子垂拱而治,瞎折腾就是扰民。</br>对自身也不安全,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怎么办。</br>对于反对的声音,朱元璋没有惩罚,但也没有理会。</br>而是下令将徐允恭给召了回来,担任此行的护卫副统领。</br>之所以不是统领,是因为他第一次干这个活儿,缺乏经验。</br>护卫统领是朱元璋的老部下牛二虎,是凤阳同乡。</br>早期追随他的人之一,深得信任。</br>半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