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封狼居胥(2 / 4)
徐允恭,陈景恪和朱雄英又去拜访了蓝玉。</br>他们俩来蓝家都不用通报的,问清楚蓝玉的位置,径直就找了过去。</br>当时蓝玉正在家里逗弄俩儿子。</br>很明显,俩小豆丁都不待见他。</br>挣扎着要逃离,却始终无法逃脱父亲大人的魔爪。</br>急的俩人哇哇大叫。</br>见到陈景恪和朱雄英,犹如看到了大救星,冲过来抱着他们就不撒手。</br>陈景恪打趣道:“永昌侯,爱子也要讲究方法。”</br>“既不能骄纵,也不能让他们惧怕啊,小心长大了不和你亲。”</br>蓝玉行过礼之后,笑道:“我能不能活到那一天还不好说呢,他俩和你们亲就行了。”</br>“有你俩在,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br>朱雄英将蓝斌抱起来,擦了擦口水,说道:</br>“莫要说不吉利的话,没抱到孙子,你就甘心啊。”</br>蓝玉笑道:“能抱到孙子我自然高兴,但抱不到也无所谓。”</br>“俩儿子总不能一个孙子都生不出来吧?”</br>“再说,不是还有景恪在吗。实在生不出来,秘药吃上几个月就行了。”</br>陈景恪无奈摇头,所谓秘药,热度过去之后自然遭到了普遍质疑。</br>毕竟只有蓝玉一个例子,大家怀疑也很正常。</br>但只有蓝玉对此深信不疑。</br>哪怕现在陈景恪将真相告诉他,他都不一定会信。</br>寒暄几句后,奶娘知道他们有正事要谈,过来带着孩子离开了。</br>等下人都离开,他们就将话题转移到了战事上面。</br>对于自己不能挂帅,蓝玉是非常失望的。</br>他已经不年轻了,还能征战几年尚未可知。</br>虽然战功赫赫,却始终未能担任过主帅,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br>陈景恪和朱雄英就将差不多的说辞,也给他说了一遍。</br>“虽然你挂帅的可能性很大,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多做一些准备。”</br>“……辽东元军里面,很多将领都知道北元王庭的情况。”</br>“永昌侯不妨多抓几个俘虏,从他们那里获得北元的具体情况。”</br>“到时候再有太孙举荐,你挂帅的可能性更大。”</br>听说下次自己有机会担任主帅,蓝玉马上就变得兴奋起来。</br>“好好好,哈哈……我蓝玉终于也有挂帅的那一天了……”</br>又聊了一会儿,蓝玉突然说道:“景恪,我知道常茂那个混蛋的罪过你……”</br>“在这里我向你赔个不是,希望你莫要与他一般见识。”</br>陈景恪摇摇头,正色道:“永昌侯误会了,我不阻止他随军出征,并不是打击报复,而是为了大家好。”</br>蓝玉好奇的道:“哦?愿闻其详。”</br>陈景恪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先问道:“永昌侯可知陛下对他的评价是什么?”</br>蓝玉摇摇头:“想来不是什么好话。”</br>陈景恪叹道:“何止不是好话……陛下说他不得长久。”</br>听到这四个字,蓝玉脸色一变。</br>他没想到朱元璋对常茂的评价,竟然如此之低。</br>陈景恪继续说道:“郑国公的性情你也知道,寸功未立尚且敢目中无人。”</br>“若真让他立下大功,恐怕会更加嚣张,早晚惹出大祸。”</br>“到时太孙该如何自处?我们这些人也会跟着倒霉。”</br>“所以,让他当个闲散国公,享一世太平,对大家都好。”</br>蓝玉露出沉思之色,陈景恪的话,不禁让他想起了当年在云南的旧事。</br>他为了给常茂创造立功的机会,和别的将领交换利益,把一座必然会被攻破的城池交给常茂。</br>然而常茂却跑到山上,去抢一个北元据点,将攻城的功劳拱手送人。</br>事后他还自以为劳苦功高,处处炫耀闹了许多笑话。</br>最终蓝玉不得不将他送回应天。</br>活生生的例子,让蓝玉不得不相信陈景恪的判断,常茂确实扶不起来。</br>关键是不能扶。</br>没功劳的时候都尚且如此傲慢,要是立点功还不知道要怎么着呢。</br>以朱元璋对他的评价,真烦了事儿大概率也落不了好。</br>他自己死也就罢了,要是影响到太孙的声誉,那才是罪该万死。</br>想到这里,蓝玉彻底认同了陈景恪的话,说道:</br>“还是陈伴读考虑的周到,就让他当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