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去(2 / 4)

加入书签

/br>徐皇后在宫里找到了这套书籍,翻看之后贬的一无是处。</br>甚至还因为这本书,认为长孙皇后是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br>言外之意就是,她不配当皇后楷模。</br>从此之后,这套书籍就再也没有出现过。</br>陈景恪之前一直在思考,如何教导徐妙锦。</br>后来想到《女则》这本书,就有了主意。</br>他将两本书摆放在徐妙锦面前,问道:“你看过这两本书吗?”</br>徐妙锦看了看,说道:“女诫我学过,女则没有。”</br>陈景恪就将女诫收了起来,说道:“从今天开始,咱们学习女则。”</br>《女则》是故事集,前面是人物事迹,后面是点评。</br>陈景恪重点讲了前面的故事,后面的点评部分则省略了。</br>小孩子天性使然,都喜欢有趣的故事,不喜欢教条式的说教。</br>徐妙锦也不例外。</br>见陈景恪真的只是给她讲故事,别提多开心了。</br>但有人却提出了疑问,那就是马皇后:</br>“你教她女则我能理解,也非常支持……”</br>“但为何只讲前面的故事,不讲后面的点评呢?”</br>陈景恪解释道:“后面的点评是长孙皇后的思想,对她来说太过于深奥了。”</br>“而且直接告诉她答案,也不利于她养成自己的思维方式。”</br>“先给她讲故事,让她自己去思考去悟。”</br>“等过上一些年,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将长孙皇后的点评作为参考给她看。”</br>“如此既能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加深她对女则的了解。”</br>马皇后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br>虽然她认为多此一举,但既然已经将徐妙锦交给陈景恪教导。</br>在没有出问题的情况下,她还是会信守承诺不乱插手的。</br>“既然你决定要教她女则,为何还要拿女诫出来?”</br>陈景恪说道:“我不喜欢三从,但四德是优秀品质。”</br>“如果她没学过女诫,我会将其中四德的部分讲给她听。”</br>马皇后眉头微皱:“你认为三从不对吗?”</br>陈景恪说道:“纵观史书,我只见到有因四德而称贤者,未闻有因三从而母仪天下者。”</br>马皇后无奈的道:“你啊……罢了罢了,随你去吧。”</br>“切记此言不可对外人说,否则定会引起轩然大波。”</br>陈景恪回道:“娘娘放心,我知道了。”</br>之后授课继续。</br>除了教导女则上的故事,陈景恪还为她梳理了历史知识。</br>“在远古时期,男人外出捕猎,女人采集草籽果蔬……”</br>“后来农耕出现,男人耕田,女人纺织……”</br>“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br>“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br>“还有很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br>提高女性地位势在必行,与其等事到临头再去抱佛脚,不如提前做准备。</br>朱家的人都疼媳妇,这一点可以好好利用一下。</br>先把徐妙锦教好,再慢慢的去影响更多的人。</br>很多时候,她不需要刻意发声,只要去做就可以了。</br>正如马皇后,她说女子出嫁可以穿凤冠霞帔,新的风俗自然形成。</br>只不过她并没有意识到女性地位问题,更没有想过利用自己的身份,去改善什么。</br>只能说,甚为可惜。</br>当然了,女性地位和经济水平也有关系。</br>当时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女性地位不会太高。</br>但低到宋明那种地步,也属实不正常。</br>不过大势已经形成,想要逆势而行是很难的。</br>所以陈景恪也没有着急,慢慢的来。</br>先培养几个表率出来,再慢慢的带动更多人。</br>他已经有了后续计划。</br>其实并不复杂,女子书院。</br>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到迁都之后再说了。</br>让陈景恪教导未来太孙妃,此事并没有声张,也很少有人知道。</br>一切都是默默进行的。</br>就连伺候徐妙锦的仆人,也只知道她时不时的,会去陈伴读那里听故事。</br>别的就不知道了。</br>这么做的原因,自然也是怕引起外面人的不满,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