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蓝玉超进化(2 / 3)

加入书签

要论总量,那自然是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官僚士绅,占有土地更多。

但要让他们同意新政,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这简直就是在要他们的命。

“咱的百万大军枕戈待旦,能杀灭一切逆贼。”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朱雄英微微点头,表示明白。

而徐达等人就是勋贵的代表。

只有少部分站在后排看不清情形的人,站了出来反对。

一大半人当场就退回了人群,剩下的人一看这情况,也连忙缩了回去。

即便如此,大半个朝堂都是反对的声音。

泰宁县在辽西义州,属于新设县,地穷人少是标准的苦寒之地。

陈景恪“……”

反对新政,就是挑衅勋贵。

此时那些人也知道自己跳出来的太快了,心中正懊悔不已。

再被蓝玉这么一瞪眼,吓的差点软倒在地。

咱都有些怀念了。

就目前来看,阶梯性收税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不是官僚士绅,也不是地主豪强,而是勋贵。

恐怕群臣也忘记了,谁才是天下之主。

“诸卿都不说话,那咱就当你们同意了。”

请辞,文官们会各种吹捧他,将他视为楷模。

皇帝和勋贵达成了利益交换,可没有和官僚达成交易。

但总有人不服,一名年轻的官吏梗着脖子站出来,说道

朝堂能看出这一点的人不少,可敢于当堂指出来的,他是唯一一个。

对朝廷的影响力,是无法和勋贵相提并论的。

陈景恪悄悄竖起大拇指,这眼光实在太准了。

这么一想,他心中又好受了许多。

“咱也不是不能体谅人,有事你就放心大胆的说,咱给你批几天的假。”

另一边,朱元璋冷笑一声“国本?什么是国本?民才是国之根本。”

朱元璋将手里的琉璃杯,狠狠扔在大殿地板上,发出一声脆响。

事情的性质在这一刻全变了。

放完假回来,还能不能当户部尚书,就不好说了。

想到这里,老朱冷笑道“你是在离间咱和诸位功勋大臣的关系吗?”

“此等万世之法,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到时那百万大军还能否为陛下所用,尚未可知。”

连忙将迈出去的脚步又收了回来。

这是汉武帝留给后来者最大的经验之一。

君主只要掌握军队,就可以推行任何政策。

“我们被人误会了倒还没什么,就怕有人打着我们的幌子,反对朝廷新政。”

这下群臣全都傻了眼。

“那咱就告诉你,咱不怕。”

解缙此时也知道,皇帝提前和勋贵达成了默契,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因为他本就不是正统的儒家文人,别忘了他可是算学研究班的创始成员之一。

陈景恪心中也忍不住有些发怵。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他们重新回忆一下,免得他们欺负标儿。

以朱元璋的为人,又获得了军方支持,就再无人能阻止他的意志。

他们支持,就意味着勋贵和军方也支持。

掌管军法这么久,他浑身充满一种摄人心魄的气势,让人望而生畏。

邱广安心下叹息,从此自己就真的成了文官的叛徒了。

徐达出列说道“臣以为此乃万世之法,为表支持,臣愿将家中七万亩田尽皆售卖。”

正好可以借助田税的事情,将他贬出京城。

朱元璋也很是惊讶,他知道解缙有才,也很欣赏其才华。

只不过大明初立,再加上朱元璋连续打击,官僚士绅始终没有形成大地主。

说白了,他想左右逢源。

蓝玉这才满意的收回目光,说道“陛下,勋贵皆忠于陛下,忠于大明。”

从此之后他们就开始夹起尾巴做人,再也不敢轻捋虎须。

天知道他费了多少功夫,才搭上的这条线。

然后诚意伯就没了。

很多和解缙有私交的人,都决定回去就断交。

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压的他心头一沉。

不过,现在蓝玉将枪口对准官僚士绅,也不算有问题。

“呵……怎么不吵了?咱几年没发火,都当咱是泥涅的了是吧?”

尽管不知道双方是怎么协商的,事实是皇帝再一次获得了徐达等人的支持。

朱雄英也深有同感,这么多年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群臣集体反对一件事情。

“下了朝臣就将家中田产分与子弟,多余的出售给有需要之人。”

“事实就在眼前,你还有何话狡辩。”

“你是不是想说,朝廷要靠士绅地主来治理百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