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2 / 3)
的。
好吧,修缮运河的决策通过了,但下面又出了问题。什么问题,没钱!
“主公!”听到赵询同意修缮运河,财务司司长胡易站了起来,道:“主公,修缮运河,属下并无异议,只是,去年才与卫军大战,并拿下冀州,年底又接纳青州。因为要在各地施行新政,所以会减免很多税收,再加上因为大战的缘故,又免去一些战区的全部税收。”
“再加上,还要为那些因为战火失去家园的百姓们,重建家园以及救济那些入境的流民,这都将会是一笔极大的费用。就算他们以后以工代赈的方式,为我军修缮运河而劳,但需要财物将会是以无穷来计量,我们无法承担。”
税务司司长徐贺也起身说道:“确实如此,光靠商人们的商税,已经无法承担如此大的付出了。”
赵询闻言,皱眉道:“裴毅,我们的财政压力困难大吗?”
裴毅点头道:“困难相当大,战事期间花钱如流水,再加上迁居百姓的费用,修驰道,水利的投资,以前伫存的一点钱币基本上已经花光,虽然不至于清洁溜溜,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好在我们的一部分士卒是靠北方诸胡供养,否则的话……”
赵询闻言,不由白眼一翻,好你个裴毅,先前支持修缮运河最出力的就是你,你分明知道财政危机,好横腰扯着嗓子喊支持。
“是这样啊!”,赵询摸着下巴,财政问题是一切的根源,没钱,你还是啥也别想了。骁果军因为实行新政,又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免除了很多赋税,财政危机,也是免不了的。赵询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军队花费很可能是整个大燕**费最为昂贵的军队,除了精良的装备不说,每月的军晌,战死后的抚恤,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比得过。当然,这些军队也值得赵询如此做。
“主公,要不要,我们提高盐价?”裴毅说道。裴毅知道,青州灵州府有一个晒盐场,可以获得不少的食盐。但赵询却对这些食盐的售价极低,可以说,是平时售价的一半,就是太平盛世,售价也要比之高上三成以上。可食盐是人人所需的东西,只要提高一丝丝,那将是无比巨大的利润。
“不可!”赵询连忙说道,“说起来,每个人生活所需食盐都是差不多,你提高盐价,只会让百姓的压力更大,而有钱人却没有任何压力。此举不可,最后收到祸患的只是普通百姓。监察司,你们给各地定下规矩,盐价是定死的,谁敢私自提价,掺假,有一个,杀一个。”
赵询冷厉的声音让众人一怔,都不明白赵询为何对此事如此看重。
在赵询看来,像食盐这种可以通过海水制造的无穷之物,又是人们所需的基本物资,完全可以降到最低出售。制造不难,原料无穷无尽,又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东西,绝对不能太过离谱。在赵询看来,无论做什么丰功伟绩,都不如让普通的百姓平稳的生活来得重要。说到食盐,赵询就不自觉想到私盐贩子。还不是因为盐价太高,才滋生出一批吃私盐的人。
“要不,对于青州和冀州之地,多余的税收免了,但最基本的田税继续上缴?”裴毅小声说道。
“这个绝对不行!”,政务使吕子良立即站了起来,大声道:“各地减免税收的政策是早已定下的,绝对不能随意更改,朝令夕改,乃是大忌。虽然百姓们认为,这不算什么,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要知道,这均分田地,可很多人田地里还没收获,什么也没有,怎么交税?我们给谁加重负担,都不能给这些最底层的百姓加重!”
裴毅双手一摊,无奈道:“吕兄,你说得我都懂,但现在,我们手里的确没有钱,你说该怎么办?各地新政正在实施,青州之地,几十万百姓要吃饭,因为大战摧毁的房子要重建,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支,你说的道理我知道的很清楚,但我也变不出银子来啊……我这也是权宜之计!”
吕子良咬着牙道:“这些我不管,总之,你所说的权宜之计,那时万万不可行的!想当初,我们从幽北四府起家,是何等的艰难,都没有出尔反尔过,难道今天……”
裴毅苦笑道:“你说的我也明白,但此一时也彼一时,如今行动在即,难道真的要等到一年半载之后?那一年半载之后,谁又能保证没有其他的意外呢?”
吕子良沉声道:“裴兄,当时我们在幽北四府,是何等的艰辛?还不是和百姓一起站起来了,驱逐了靺鞨人的入侵,生活日渐好转,我们可曾因为我们的压力,给百姓带来一点的重担?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送自己家中的青壮为国而战,为自己而战。”
“民以食为天,现在我们打了胜仗,减免了赋税,虽然生活还是很苦,但希望来了,不是吗?难道要让百姓猛觉得,骁果军打了胜仗,势力越来越大,对待百姓却没有以前那么好。当老百姓发觉他们却连饭都吃不上了,他们会问,这一切,他们得到了什么?那个时候我们怎么回答他?会给骁果军带来什么后果?今日,我们有了困难,让百姓买单,日后又有了困难呢?是不是还继续让他们买单?”
“吕兄,我们现在让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