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北归(2 / 4)
更怕的是如果现在不合作,很快新的县令就会到职,将他们这些大族一网打尽。要说山阳军麾下诸地那里最好清洗,非属博平为甚,毕竟,一番大战,大族势力也耗得差不多了。当然,这里是指手中掌握的敢和官府对着干的势力以及关系网,而非钱财。
卫忠很清楚,被对方派来的近百小吏,只怕就是真正掌控全县政务的。
“卫大人,想要得到认可,就要做到实处。我们只看政绩,不看身份。不过,卫大人的诚意,我记住了。”赵询淡淡的说道。卫忠如此说,也就是在向自己表明,他卫家,愿意带头拥护他赵询定下的规矩,也会按赵询的规矩在博平施政。
赵询在博平逗留了两日,将左都留下,以魏东为博平留守,负责博平县的防卫,同时,也配合卫忠实施新政。为了防御唐军,赵询也将手中的战马,留下了千匹与左都。随后,就带着第三都,回到了巨野县。
“主公此次在梁州府南部,可谓是声明大震呐,带领三千余残军,杀入唐军后方,洗劫财物、兵甲器具,两次拿下敌军泗阳县,领兵之能,属下佩服啊。”
“风子鸣,风大人,你什么时候也开始学会拍马屁了?”赵询笑着说道。
“不是属下拍马屁,也正是因为大人的行动,使得徐阶不敢轻易对相接的山阳府有任何军事上的举动。对了,主公还从泗阳县偷回来了八万百姓。啧啧,正是了得啊!”风子鸣大笑着说道。
将风子鸣如此,赵询也大摇其头。
“对了,此次随冀州商队而来的吏员有多少?安排的如何了?”赵询想起那近百派到博平的青年吏员,不由问道。
“从幽州一共来了五百余人,现在除了五十余人留在巨野县之外,其余都被派往各县,博平最多,派了八十余人。”风子鸣收起笑容,一本正经的说道。
“五百人?看来不少啊!”
“是啊,属下也没想到,主公麾下竟然培养着如此多的年轻吏员,虽是小吏,但却是真正决定一地的权柄啊。这些人似乎都有一些施政经验,主公,他们是从骁果军治下抽调的?”
赵询摇头说道:“不是,是从青年近卫军之中选拔的。”
原来,因为统一有都督府之内的内务府收养孤儿,年龄大小不一,体质也强弱不等。赵询就将之分为军队和吏员两类,军队自然就是青年近卫军和少年近卫军。其中思维敏捷者,可以继续入武备学院学习,出来则成为低级军官,甚至更高。吏员则是经过那些被赵询免职的原朝廷官员做西席,教导之后,跟在地方官府实习一段时日之后而成。
想要在地方实施新政,想要彻底的掌握地方权利,没有自己人,那是不行的。除了这些吏员之外,还有青年近卫军的士卒,也在暗中往此地而来。青年近卫军是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年轻人,经过系统的训练后,他们比之这些府军来说,更像职业军人。
“主公要在山阳府全境实施新政?”
“没错,怎么,难度很大?”赵询反问道。
风子鸣摇头道:“这倒不是,地盘越少,实施的越早,难度越小。兖州府大战,北方又是敌军唐军,他们除非想要寻死,否则决计会配合的。另外,按照主公的吩咐,我们也是温和的施政,倒也不会出现无力反抗问题。只不过,也正因为兖州府大战,如果此时忙于实施新政,拖了军队的后退,那我们想要在此战之中谋取好处,只怕更难了。”
赵询沉声道:“谋取好处是一定的,但短期里是不行的。只能等着三军苦战力竭之后才可,才不至于遭遇对方的强烈反击。另外,我们也要看齐王的回应,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将赵询定下了主意,风子鸣也不再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也知道,赵询言之有理。
“司徒雷不动则已,一动就将慕容成给将了一军。也不知道慕容成会如何应对?”
赵询微微皱眉,道:“这个司徒雷,果然是老谋深算。完全就是将徐阶、徐州军和武卫军、慕容成为框在了一起。算了,不去想了,现在该烦恼的是慕容成,而不是我们。坐看风云,等着他们大打吧。这里交与你了,我离开北地已经时日不短了,也该回去一下了。”
…………
赵询要回到幽州,除了离家许久之外,也因为远洋航行的商队顺利返航了。怎么说,这也算是开辟了海上商道,也该有新的规划了。这些复杂的事情,依靠信息传递,自然是不行的。此外,离开太久,对于稳定自己的权利,也是不利的。
回去倒也不是很麻烦,但也不是很容易,要西进兖州府,过黄河,进入冀州,随后就是自己的地盘了。赵询经过兖州府之时,就发现,因为大战,兖州府的百姓,也开始纷纷远离。不得不说,因为骁果军对百姓优待的名声之外,很多百姓都度过黄河抹去冀州而去,希望在骁果军治下求生活。
对于这些,赵询自然是满意的。毕竟,北方人较之南面,还是要少的多。虽然自己这数年里来,不断的吸收难民,但还是比不上南方诸州。也就是比之凉州、宁州好些,不过,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