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赵军出击3(2 / 3)
快些北上,本王何至于此?”见自己进退不得,汉中王司徒飞也不得不怒声埋怨起来。豫州位于扬州之北,要是齐军能牵制住豫州的赵军,这春陵府的赵军岂会轻易威胁自己侧翼?
其实不管是汉中王还是其他诸侯,都对赵国内部的情况看的太大了。虽然赵国不少地方都换了官员,就是中枢也是如此。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赵国的根基,或者说,并没有影响赵询对地方的统治。
这些官员被革职、替换,甚至是出斩,都没有让地方大乱。毕竟,对于百姓而言,朝廷如此做,也是为他们好。而地方的府兵、县兵,则是维持地方稳定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府兵、县兵官员皆是武将,按照赵询的规定,他们不属于文官体系,也不属于战兵体系。他们不得干涉地方政务,不得与镇兵等战兵有任何牵连,同时,他们也是归属兵部、枢密院管辖,归帝王调派。
另外,西域两州、东雍州、豫州、徐州等这些新进纳入体系的州府,都因为暗影卫、飞鹰卫和锦衣卫前身所属的三大暗卫衙门监管严格,都没有出现大问题。所以,即便是大部分官员被拿下,但并没有让赵国内乱。
当然,这么多官员被替换,对赵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最起码,赵国近期数月之内,都要将精力投注到内部官员替换、整顿上去。就是五大暗卫体系,也需要重新整顿、扩编。同时,赵国还要对这些官员牵扯的案件进行清查,其中之繁琐,自然是难以言明,。
攘外必先安内,在一定的局势、情况下,还是有道理的。毕竟,内部不稳,如何以御外敌?有言道,强大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陷的!强大的帝国,也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赵国现在就无力应对与南方诸侯的大战。
因为侧翼受到威胁,所以,逼不得已的汉中王不得不停下北上的行动,一边安排人马加强侧翼的防卫,一边急忙催促齐王和蜀王加速支援。另外,其还要求蜀军能在扬州做出北出的举动,以牵制豫州的赵军。
无论是齐王慕容成还是蜀王司徒彻,都希望荆州联军能与赵军互相消耗,但绝对不希望西雍州以及荆北落于赵军之手。所以,在得知荆北春陵府的赵军以及豫州的赵军开始行动起来之后,二人再也不敢多拖延,急令麾下北上支援的大军加速行进。
…………
襄阳城,自此洛阳王将荆南人马回撤之后,就大部分集中在襄阳府、北安府和竟陵府境内。不过,襄阳作为荆州中心,司徒浩麾下的文武官员从南方撤离回来之后,都集中在襄阳城之中。
当然,司徒浩不是简简单单的让麾下官员将校撤离荆南之地,此外还在对这些官员将校进行清查。别忘了,蜀军在荆南之地收买的官员将校,主要都是自己的麾下。虽然司徒浩知晓这是赵军的散播的谣言,但是,其也清楚,其中不少荆南官员将校真的与蜀军有不菲的关系,而自己的暗卫和参与荆南会盟的王道都查出了一些问题。
所以,此次洛阳王司徒浩将荆北诸事丢给汉中王之后,就开始在襄阳府等诸府境内,对麾下的将校官员进行一番整顿和清理。一时之间,洛军之中,有各个诸侯拉拢的官员纷纷被司徒浩给替换掉。就是赵军准备继续收买、拉拢洛军官员将校的行动,也因此而收到阻拦。
“王上,此次王上不理会荆北和函谷关战事,折身返回襄阳府,不知……”
看到从参与荆南会盟,后有负责荆南官员撤离的左丞王道脸色怪异,司徒浩就明白其心中在怀疑自己此举是否与赵国有关系。
“此战,荆州联军和诸侯联军基本上没有胜算的可能,或者说,赵国的目的是西雍州而不是荆北。所以,荆北大战不会发生,而西雍州也难以保全。既然此事关于汉中王的西雍州之地,本王参与进去又有什么意义?所为的诸侯联盟,其心不齐,如何应对赵国的步步进逼?好了,还是先将我们内部问题梳理干净为先,至于其他的,还轮不到我们考虑。”司徒浩徐徐说道。
虽然司徒浩如此说,但是,王道还是感觉自己的大王和以前有一些不一样了。要是在之前,其绝对不会过多的理会麾下文武官员以及内政问题,但现在……不过,身为臣子,自然也不会过多的去猜测自家大王心中的想法,虽然他依旧怀疑这与赵国有关系。
…………
函谷关城头,汉军主将张陵浑身浴血,仗剑屹立。
不知是城墙上火油燃烧的黑烟还是赵军震天雷的黑烟,将其整个人都熏得黑乎乎的。在张陵的脸上,还留下道道血痕,就是右耳耳垂,似乎也被什么东西给削掉了一块,使得其右耳明显比左耳小了一块。
而城墙之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女墙现在也是十不存一。在关墙内部两侧的残垣断壁之上,到处都是一个个圆圆的小孔。
此刻的张陵心在是一片寒凉,城外赵军的强悍已经让他感到恐惧了。赵军那严谨的军阵,没有军令宁死不退的气势,那各种兵种完美的配合,都让张陵感到一种无力。
如果单单是这些,张陵都不会惧怕,其能凭借函谷关天险作为应对的手段,其自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