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五开 (万字更,求月票!)(5 / 7)
出来的。按儒家思想来看,大唐再在港岛和内地扩大发展下去,古老能容,您呢,也能容。再往后十年,估计也能成。再往后就不好说了。当然,我也能理解。换位思考,谁也容不下这么庞大一家巨无霸,实在失衡。别说大陆,就算阿美利加,不一样有反垄断法案么?所以,未免将来两边难看,就早些谋划了番。”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无言以对。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但话说的也……
太直了吧?
秦大雪对几个老人歉意道:“他就这样,说话直来直去,没个遮拦。”
隋老哈哈笑道:“我真是太喜欢李医生这种直爽的性格了,聊天风趣幽默又真实。幸运的是,他说的是有道理的,而且,还找到了解决的法子。看看,现在我们就可以做到真正毫无芥蒂的合作,可以共同发展了嘛!”
李源笑着点了点头,又道:“隋老,最后再说一件事吧。”
隋老道:“你尽管说。”
李源看了秦大雪一眼后,说道:“国内计生工作,是不是可以适度放开一些?加里曼丹岛开发出来后,至少能容纳两亿人口,三亿问题都不大。
爪哇岛面积不到加里曼丹岛的五分之一,土壤虽然肥沃些,可常面临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即使如此,还是养活了过亿人口。相比之下,加里曼丹岛的地质稳定性要强上太多,大片的湿地改造成良田后,粮食供给绰绰有余。
计生开展到今天,已经快二十年了。即便放宽松一点,允许城市人口生二胎,我想城市人口大规模生育的可能也不高。日本从八二年起,每一年新增人口数都在递减。欧洲还要更早些,越是发达国家,人口问题越严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早早晚晚,也会出现人口出生率大减的一天。如果没有加里曼丹岛,没有选择,那么为了发展只能坚持当下的政策。可如今有了这么大一个余地,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农村放开三孩,城市放开二孩,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不然三十年后,老龄化问题就会非常严重了。”
……
几个老人走后,秦大雪看着李源笑道:“怎么会提出这个问题?计生可是国策啊。”
李源摇头道:“我就那么提一嘴,到底怎么搞看你们自己。反正未来四五年时间内,大唐都会大规模的移民人口,能给你们减轻很大的压力。只是等这边经济发展起来,要是出现用工慌就有意思了。”
秦大雪感慨道:“你是运气好,还是算到了?也就这个节点了,你往外移出人口最方便。上千万的下岗工人安置成了老大难问题,还有过去到沿海打工的农民工,也有大批失业的……真要是熬过这一段,再想成百上千万的往外运,就太难了。”
李源嗤笑了声,道:“你们就狠狠感激我的大恩大德吧。大唐解决的只是下岗职工问题么?建一个国家,需要多少物资?大唐这两个月下的订单,能带动多少就业,带来多少税收?”
秦大雪也不觉得自家“老头儿”说话霸道,因为他说的事实。
相比于李源的轰轰烈烈,今年的大陆,难的可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但其实,她还是不知道自家男人真正的深意……
现在国内不知多少原本近乎停工或半停工的工厂在玩了命的连夜转,制作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水利相关物资。
大唐给出的理由是,兰国境内有很多大河,开发后首先要兴修水利,所以非常需要。
而等到下个月,这边的人就会知道这些物资,到底有多珍贵。
那场一百五十年一遇的超级大洪水,席卷了两亿人口……
这,也是李源为大陆同胞们能做的为数不多的几件事之一了。
治国在一旁挠头笑道:“爸爸,我这会儿还有些发晕呢。”
他在豫南干的好好的,还亲自在农场开了拖拉机,撒了化肥,一抬头,就听说自家老豆平了一国,退了一国,又建了一国,他还在种地。
这都叫什么事?
李源看儿子一眼,笑了笑道:“对你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目前还不好说。”
只能说,利弊各半吧。
治国嘿嘿一笑,在他看来,还是利远远大过弊的。
秦大雪也没在意,她对儿子的要求只有一个,可以做官,但更要做事,做事比做官更重要。
只要恪守这一条,剩下的随治国去扑腾……
秦大雪直白问道:“那边谁说的算?”
李源也直白:“老大。”
秦大雪笑了笑感慨道:“老大也快四十岁了,一直操持着大唐,算是历练出来了。不过治一国,和治一家公司,并不是一回事,还要多学习。”
“要不来这边上个谠校?”
李源呵呵玩笑了句后,说道:“老大在港岛走不开,没有二十年,加里曼丹岛成不了气候,这期间港岛的作用更大。至于那边,平时九儿会在那边坐镇,老二两口子负责和外面交流,老三复杂安防,小七以后估计负责具体内务……但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