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资产整理(下)(1 / 2)
亨利被这笔及时的资金几乎砸的幸福地晕过去,这个张雨生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巨大的惊喜,一般神经细点的家伙可真受不了。
他不知道张雨生哪里来的那么多钱,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笔钱从东部纽约汇到西方石油公司的账户上。
没有这源源不断的资金,西方石油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在西部和南部各种扩张是不可能的。
尽管亨利他们在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被张雨生巨额的资金一点点地稀释,但公司蓬勃的发展已经让亨利不会计较其他的事情了,因为被控制后也是有独立人格的,只要张雨生不发出命令,亨利和卡特等人都当自己还是个正常人。
没有什么比亲手开创一项伟大的事业让早已摆脱贫穷的亨利更有吸引力。而且他不也从中受惠么?
得到了大量资金支持的亨利,不仅计划独自开采耶茨油田,还在达拉斯新建了炼油工厂。
野心勃勃,是的,像疯长的野草,同时也会像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西方石油公司高层都野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在方兴未已的石油工业里建起自己的王国。
经过这一轮融资扩股,张雨生的手中的西方石油公司股份自然也会提高,虽然他原来就是西方石油里的大股东,但经此一役,再也没有任何可能能够动摇他的地位了,连上帝也不可以,但为了安全,张雨生又特意的把股份分出一些给亨利,卡特,凯利3人持有,让自己的股份始终保持在第四。
虽然公司其他的股东股份被稀释,但他们手中的股份的价值总量却是增加了,因为公司发展得更加壮大了,一个看得见的垄断巨头。
就像无数美国商人都讨厌洛克菲勒一样,为联邦政府瓦解洛克菲勒的托拉斯拍手叫好,但他们都想成为洛克菲勒。
亨利他们正如张雨生所说的,有了自己的管道,有了自己的炼油厂,还有自己的码头,加油站之后,西方石油已经不再惧怕任何对手了。
虽然跟老牌的石油巨头影响力还有差距,但伤敌不足,自保足以。
在达拉斯,在休斯敦,在洛杉矶,在撒拉门托······西部的大中城市,一条条管道,炼油厂,加油站的建设陡然加快了,西方石油将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知道,这连外国的公司也不例外。
只是有点大意的是,众人被公司的扩张势头迷住了双眼,有点盲目乐观了,一下子上马那么多项目,西方石油公司的资金每天像水一样泼出去,但这些项目最少三五个月,最长三五年才能带来效益,因此看似雄厚的资金被一下子摊薄了。
不多久张雨生就后悔了,因为上马了大量的项目后,西方石油对资金的渴望已经超过了他每月从股市上得来的收益了,早知道剩下的那2亿就不用全换了,这次的事情也为张雨生敲响了一面警钟,凡事都要留有余地。
为了维护的项目进度,西方石油公司不得不融资,向银行贷款,招揽西部的土财主入股等等,一连窜组合拳下来后,总算是有惊无险。
因为融资的关系,以至于2年后,张雨生个人的持有股份从20%下降到了10%,下降了整整10%,还好有自己控制的亨利,卡特,凯利3人在,4人加起的股份保持在80%,要不没有这个后手的话,单靠个人的10%那就惨了。
现在的张雨生还没有预测到西方石油接下来两年的尴尬局面,从纽约回来之后,尽管他屡屡告诫自己不能骄傲自满,但内心的兴奋却压抑不住,嗯,有些飘起来的感觉,毕竟前世只是一个屌丝,从没有掌握过这么多资金。
从休斯敦短暂停留之后,张雨生继续坐船经过巴拿马运河北上回到了阔别差不多两年的洛杉矶。
嗯,这是条不在美国地图上却是美国的内河,是美国人在美洲实力的标志,如果要冠与一个主义的话,就在前面加上三个字:所罗门。
因为巴拿马运河,美国的船队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足足短了15000公里,而不必在绕道南美了。
这对于美国维护两洋一大陆的地理优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回来的船上,张雨生仔细盘算了现在自己的资产,具体的数字他也说不清了,只知道很多很多,但都是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甚少。
现在他手里有两个基金,索罗斯基金和汉尼柏基金。
索罗斯基金掌握的资源最多,德克萨斯州最大的石油公司西方石油公司就在索罗斯基金名下的德州石油开发公司的控股企业,此外索罗斯基金还控制着德克萨斯州最大的两个油田。换成货币的话三四十亿美元肯定有的,但要开发出来没有个二三十年是不可能的。
汉尼柏基金是张雨生在纽约证券市场疯狂投机成功之后设立的,目前持有大概2多亿美元的股票和其他的有价证券。
同时在大金主张雨生的支持下,野心勃勃的卡梅隆还成立了一间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投机银行,卡梅隆证券公司,从此开始了他在华尔街的传奇生涯。
不过一口吃不成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张雨生告诫了卡梅隆几句后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