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感慨(下)(1 / 2)

加入书签

要知道现在美国的物价水平,一个鸡蛋也不过几美分而已,所以张雨生还是挺慷慨的。

不过,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这些革命捐款了,张雨生实在想不出捐再多的钱能对中国产生什么良好的效果。

军阀混战,无论谁上台,赢的总不是国家,张雨生不想成为某些野心家的提款机,尽管这钱他给得起!

为了打消他们继续纠缠的念头,张雨生最后说道:“林先生,我是个商人,讲究投资回报,但无可否认的是,我是华人,身上还留着中华的血液,所以国家强大也是我乐见的。不过说真的,我不大看好你们,你们提出的那些响亮的口号在我看来缺乏实际。其实打动我的不是你们所谓的什么主义,或者哪个领袖的威望,而是你们当中为理想献身牺牲的精神!”

“你!”林毅夫涨红了脸,盯着张雨生,感动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从来没有人像张雨生一样跟他说话如此毫不留情的。他看着那张年轻的过分的脸,一个毛头小子竟然也口气这么大,要不是看着这10000美元的份上,他真想好好地教育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

不过比划了一下双方的体型,自己还是在别人的地盘上,而且貌似对方实力也深不可测,在本地的政商两届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林毅夫到底没扔下什么豪气的话,只是愤然看着张雨生。

难道自己说得太重了?毕竟别人不想自己一样知道未来的事,还是敬而远之吧!

张雨生心想。他微微一笑,道:“当然了,我希望我说的话最好是错误的。”

说着端起了茶杯。嗯,这种动作一出,林毅夫自然知道今天的谈话要结束了,尽管心里有些不爽快,不过倒也不是没有收获。于是他识趣的离开了。

刚刚还有些话张雨生没说,清末革命党一系列的起义的资金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海外华人的捐款,他们很少能在国内筹集到起义的资金,只能靠海外的华侨华人的捐款。

特别是东南亚的华人,更是革命党的提款机,这句话说来一点也不过分。没有汉人喜欢骑在汉族头上作威作福但偏偏腐败无能的满洲废物,所以他们非常乐意响应革命党的号召,出钱又出力,只为了推翻辫子王朝。

这个愿望已经在1912年实现了,但貌似成功的革命没有给国家带来好的改变,海外华侨华人渴望的强大祖国没有出现,所以他们这些海外游子的低人一等的待遇也没有改变。

嗯,华人还是二等公民,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别人剥削欺负的对象,但他们对祖国的热情一直都没改,虽然这个祖国在这两三百年里从未布恩泽于他们。

抗战的时候,海外华人对祖国的贡献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的清的,但是有华人移民或者在海外挣扎生存一来,就没见过大陆政府有关心海外华人的利益的,不管是大陆动荡还是已经独立自主了,一纸空文就把大量华人拒之门外。

二战后,东南亚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而成了弃民的华人则陷入了尴尬不已的局面,不容于当地的土著,回国的大门紧锁着,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呗!

终究华人还是二等公民,他们刻苦经营的产业也常常成为土著垂涎的目标,也成为了土著施暴的对象而毫无还击之力,只能哭着喊着,等着全世界一点廉价的同情。

张雨生前世,华人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因为随着一代代新出生的华人后代不断地同化,他们穿着,语言,姓名,思维都跟当地的土著没什么两样了,传统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几乎是越来越少了,几乎微乎其微了,除了剩下一小部分华人还在苦苦坚持着。

张雨生之所以知道这些,跟他前世分不开的,前世他老爸就是因为有个在东南亚那边归国的华侨亲戚借给他一笔钱,他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抓住机遇,加上自己的努力发了家,不然张雨生怎么可能去美国留学呢?

在前世,能出国留学的中国青年都是有钱有势家庭出身的子女,他们精明的父辈安排他们留学,不仅提供子女好的教育,而且还可以转移从国内的资产,特别是某种X员身份的子女,他们活在父辈的权力带来的超人一等的待遇下,并且将这种待遇发扬光大,从中轻易就谋得让普通人羡慕有痛恨的好处。

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去留学吗?可以,不过是极少数的天才,他们通过自己的才智或者美国高校的奖学金完成学业,但最终也成为为美国服务的人才。

总的来说,穷人家的小孩别说是留学,能在国内上学就不错了。

现在这个年代也同样有大量的中国人移民海外,不过不是百年后的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而是被移民!

没了清皇朝,来了袁世凯,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子也不见得好。国内活不下去了,只能下南洋碰碰运气了。

同是移民,欧洲的移民到了美国后成就他们的新国新梦,而华人却求生存而不得!为什么诧异如此大呢?

五月花号上的新教徒是带着新国新梦,建立一个理想的宗教世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