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昆吾之剑(1 / 2)

加入书签

葛志峰既知北斗七星阵已破便也不再使用,只命其身周的这数十武士一对一的与徐海这方上手交剑。

徐海心想:既然对方如此自信,那自己也就先观摩观摩再说,探清他的剑术套路,而后再与其对决。如此想来,他便抱定了只守不攻的心思,打算细细体会一番后再做决定。

正如此想着,一名头领模样的敌手便跃至身前,其手中长剑仓啷一抖直照他咽喉刺来。

敌手的这一剑招式平平,来势也不快,当然难入徐海法眼。因他打定注意只守不攻,便只将身体略微一偏,打算避过其锋芒。但当他刚要侧身,对方剑势却陡然加快,哧的一声细响便已经抵到近前。

他心中一惊,便觉一股剑气直逼咽喉。现下移位躲避已是不及,他只得一提手中伏虎向上挥去,打算用一招“立竿见影”架住对手来剑。

然而剑招始一发出,对手剑势倏的又慢了下来。就在这一顿一挫间,剑锋恰巧避过了伏虎的阻截,剑尖稍一偏斜,贴着伏虎的剑身继续挺向徐海的咽喉。

徐海心中猛然一震,对手这看似平平的一招只因独特的运劲法门而威力倍增,自己的两次防御竟都落失败。

来不及细思其中奥秘,剑尖便要触到自己的咽喉,他迫不得已只能足下运劲向后一跃,被对手逼退一步。而也在此时,就听身旁啊!啊!两声,他回头一看就见自己的两名兄弟已是倒在血泊之中。

徐海眼光一闪,惊异的想到:这些新兵虽刚刚练成,缺乏对敌经验,但各个的破敌九式也都练得融会贯通,郭七的轻功更是已探门径,就算敌人再强,也不至于丧命于一招之内啊。

正彷徨间,那敌手一步上来,再递剑招。

这一剑直攻徐海心胸,招式仍是平平,剑势仍是不快。徐海已领教了厉害,便就不敢怠慢,忙打起万分的精神应接。

他这次不待敌剑近身,便挥出手中伏虎使出一招“如影随形”,要以极速下落的剑锋去荡开敌人的长剑。

然而他刚一进招,对手那柄长剑突然又是一个加速,无论时间还是角度都拿捏的恰到好处,正好避过伏虎剑的落点,剑势不改的继续直直刺来。

就这一呼一吸间,徐海又落劣势。他只得急急改招,压下剑锋然后上挑,使出了一招“拨云点日”以此要撩开敌剑。

就在两剑即将相碰的刹那,对手长剑骤然势减。徐海又是判断错误,伏虎剑来不及收住,赶在对手长剑到来之前划空而过。

又是两招落空,徐海心中已是暗暗焦急:对手剑路清晰,招式简单,若一般人使出,都可被轻易化解。但眼前这人云剑却如同鬼魅,剑势飘忽,时快时慢,让人琢磨不定。

眼见剑尖已抵胸膛,徐海无法只得再后跃一步,已然又被逼退。此刻,他耳畔中传来的惊呼声已是此起彼落,自家兄弟死伤惨重。

两个回合过后,徐海虽看得明白对手使剑的路数,但却不解其运剑的法门,心想:难怪葛志峰不怕我窥其剑路,原来他并不以剑招的精妙取胜,全凭剑势的变换。简简单单的一招在这样的变幻中竟好似变成了同时使出的数招。所以眼前这武功平平的一人,竟可逼退自己两步,关键处便在于其剑势的不可琢磨。

思虑至此,徐海转变策略,如自己只一味防御,那定然是要吃亏,必须要以攻代防,而且还要速攻,让对手没有运劲变换的时间,便身背一躬,向前猛然挺出,一招“浮光掠影”就势发出。

这招剑法本没有杀伤力,但剑势极快,后招变化多端,寻常高手抵御起来都会大觉头痛。而那敌人见徐海这凌厉的一攻,脸上却大不以为然。

他平端长剑反手向下一斜压便拦在了伏虎来路之前。徐海立刻将“浮光掠影”化为了“涟漪点点”,剑势更快,三剑连刺,同时心想:任你如何变换,我只以快攻变。

那敌见徐海变招,一连三剑绕过自己兵刃,也并不着慌。他将本横压在身前的长剑轻轻上挑,啪一声脆响先挡掉了徐海的第一剑。紧接着长剑骤然加速,左右横扫。徐海只感觉眼前剑光连成一片,又听到啪啪两声脆响,第二、三剑亦被格挡开来。

这一攻一防下来,虽无甚惊险,但徐海仍是感到心惊肉跳:怎他能比我的伏虎剑还快上数倍,这岂能是人力可以做到的!

就在徐海惊惧之时,对手手臂回环,长剑侧旋半圈,当头劈下。

徐海听到敌剑带出的风声一刻比一刻强劲,知道其来势甚猛,狠下心来举剑相迎。

“硕儿,可以了!你这一招下去,长剑必断。”

葛志峰一声轻喝后,那敌人长剑忽地一收便跳出圈外,然后口中一声呼哨,其他众人也纷纷收剑重归其身侧。

徐海行出险招,正等敌剑击在伏虎锋刃上自断,却不曾想竟被葛志峰看穿。眼下,他见敌众都已然收队,便也将伏虎收势于怀,立于原地看了眼周围。自己的众兄弟们早已是被杀的七零八散,死伤一片。

葛志峰也是先回头看了看正在出洞的队伍,见还有一半尚在洞内,便又回过头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