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司法之职(1 / 2)

加入书签

王城内一片素白。

徐海在大殿前行过礼后,便被一个小太监带入了东大殿的暖阁中。

尚元虽未加冕,但已行王事。此刻他身着一身素服正坐在一架书案后埋头批阅手头的一摞奏章,身前边两侧肃立着毛吟龙与葛可昌两位司法。朱漆的方台下燃着一炉上好的檀香,悠悠的香烟正从炉中冒出。

徐海按部就班的行了参见礼,而后立在了毛吟龙之侧。他偷眼观察,见尚元脸上已经没了往日那笑面佛般的神情,代之的则是一股威严庄重的帝王霸气。

“徐将军!你拥立有功,本王早应封赏。但逢先王国丧,诸事繁忙,未能顾及。”尚元抬起头,直言说道。

徐海本来心里打鼓,不知尚元突然召见所为事实。此刻听原来是封赏,便放下心来,说道:“为国事鞠躬尽瘁,徐海不图回报!”

尚元又批了两本奏章,这才说道:“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历往的事就都让它过去,咱君臣休要再提,亦不能挂怀于心。今后的内外军政还要仰仗各位,这封赏是不能少的。”

对尚元的这番话,徐海听的明白,大意就是让自己要尽释前嫌。此时的封赏既是对拥立之功的肯定,亦是对过往之事的补偿。

毛吟龙等尚元说完,第一个站了出来,说道:“徐将军为国锄奸、拯救万民,所立汗马功劳足可载如青史。臣建议封徐将军为琉球司法,主管内外军事。”

未等尚元表态,徐海也站出来说道:“不可!臣乃大明弃民,身遭数省通缉,如在琉球为官,恐对大王不利!”

尚元点了点头,说道:“通缉你的书信只是大明江苏布政使朱纨所发,并非国书,可不必理会。只是徐将军已得将军衔,也的确不好再为司法之职!”

“臣有一更加合适人选!”徐海接着说道。

“哦?将军推荐的人选想必不差,究竟何人?”尚元问道。

“乃臣的弟子,亦是葛司法同宗族弟葛志峰说完养子——葛硕。”徐海说道。

尚元对葛志峰再熟悉不过。他在下川供养那千人暗军之时,便已知葛志峰与自己母后间那千丝万缕般的关系。他唯一不知道的便是葛硕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此刻听徐海提到此人,他表情有些犹豫。

而另一位司法葛可昌当然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再占得一席司法高位,立刻站出来说道:“葛志峰此人的确是臣同宗。十五年前他曾被封为我琉球的第一剑侠,人品武功出类拔萃。虎父无犬子,臣想其子也是不差。”

尚元沉吟一声,显是顾忌葛志峰与童太后的特殊关系,并不想让葛硕入朝,说道:“同朝有两位司法出于葛氏,恐怕激起其他大臣们的怨言啊。”

徐海自毛吟龙打算拥立尚元为王时便一直琢磨,虽自己有去日本的计划,但毕竟还要在琉球织造云锦、铸造火器,也必留一亲信方可保无虞,单依靠毛吟龙可是不保险。

他想来想去只觉葛硕最为合适,一来他是琉球人,二来出身高贵,三来与自己为师徒关系。但葛硕毕竟身微言轻,只有入得朝堂后方能有所影响。他便打定心思要举荐其成为琉球的第三位司法,所有的言辞亦都在心中打好了腹稿。先下,他正好得到召见,毛吟龙又提起话头,也就顺水推舟的说了出来。

“葛志峰本祖乃下川童氏。臣建议赐葛硕承祖姓,这样便可避开两位葛氏司法同时在朝的局面,众位臣公也说不出什么。”徐海说道。

“对!这个办法好!”毛吟龙怎能不明白徐海为何定要推荐葛硕,但想到其毕竟是个黄口小儿,将来也好掌控,便也站在了徐海一边。

“臣也赞成!”葛可昌更不会反对。葛、童两姓本就同祖同宗,到底姓童还是姓葛对葛可昌来说都一样。

尚元毕竟刚刚入主王宫,根基不牢,不愿一上来就与眼前这三位在琉球最有权势的大臣闹僵。他见三人异口同声的赞同由葛硕补司法之缺,也不好再执意反对,但如就这样同意了,心中又十分不甘,便有意拖延,说道:“葛志峰是否真为下川童氏之后还有待核查,不如等确凿无疑之后,再行定夺不迟。”

徐海不日就要赶往日本萨摩,怎能任他拖延。此刻他想起自己怀中还有一道数日前写好的密折,折中细说了葛硕的身世。他本来想等大行国王的丧期过后再呈尚元,请求他让葛硕与其生母童太后相见,以此来完成葛志峰临死前对自己的嘱托。

此刻他见尚元要调查核实所谓的证据,便又上前一步,说道:“王所虑极是!臣早已查清,一切原委都写明于这道折中,请王批阅!”说着,便将怀中的密折递给了一侍候的小太监。

尚元想不到徐海竟如此咄咄相逼,脸色已是不好看。但当他展开奏折,扫视一遍,身体猛颤,脸色变得越发惊异,声音也不似刚才那般明朗,说道:“徐将军,这可当真属实!”

“臣以项上人头作保,字字无虚!”徐海坚定的说道。

尚元点点头,随即向着身旁侍立的小太监令道:“传葛硕觐见!”

片刻之后,葛硕被带入书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