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四章:再添乱,袁术出兵(1 / 2)
“外面风大。母亲又身子不好。快些回去吧。”宅门外。诸葛瑾拢了拢章氏的披风。对着她劝道。
春意阑珊。寒风料峭。日头虽然带着些暖意。却总也抵不住冷冽的寒风。
“恩。我儿乃是人杰。岂能困守在一个小小的琅琊。只是出门在外无人照料。要爱惜自己。记得……”絮絮叨叨。章氏将已经重复了许多遍的嘱咐再一次重复了起來。诸葛瑾却沒有出言打断。这许多年。他总是奔波在外。对于母亲却是很少相陪。这辈子。他是注定要欠上一段恩情。让得他來世偿还。
“好了夫人。瑾儿只是出门一趟。又不是不回來了。不是都已经说好了吗。不要再给瑾儿增加压力了。早些出发吧。”诸葛珪拉住说个不停的章氏。轻声劝解道。最后一句话。却是向着诸葛瑾说的。自己儿子自己最是了解。如果他不出言打断。只怕章氏即便是一直说到晚上。诸葛瑾也不会打断的。这也正是他心中。对诸葛瑾最为满意的地方。
章氏听了。顿时停住了。眼光却是一直停留在诸葛瑾身上。带着浓浓的不舍。却是沒有再说什么。诸葛瑾转而看向几位妻子。眼神在每一个人身上停驻片刻。带着歉意。带着柔情。忽的转身上马。冲着前來送行的琅琊官员拱手道别。一转马头。决然而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脑际中。这首《游子吟》忽然闪现出來。疾驰而去的马匹上。一滴泪珠飘落在地。
若是沒有生存在乱世。诸葛瑾如何也体会不出这诗中所蕴含的意味。战乱流离。这天下百姓。挣扎着生存的人何其多也。这些年间。诸葛瑾虽然一直在征战。在杀伐。却从來沒有忘记过那一幕幕的生死离别。万恶的社会。谁曾会在意过他们的命运。沒有。人心是沒有终点的。欲望是沒有终点的。世家大族也好。寒门士族也罢。甚至是小本富商也好。他们从來就沒有停止过对百姓的盘剥。这些。却正是诸葛瑾最为看不惯的地方。
天下不平。不足以让他进行变革。天下不定。不足以让他施行理念。
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若是能够为的天下百姓做些事情。造福于民。若是能够潜移默化给天下百姓一些后世的理念。恩泽后世。即便是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那又何妨。
“驾……”诸葛瑾倏然大吼一声。胯下的骏马四蹄翻飞。速度再次提升了起來。望着遥远的天际。疾驰。
三月。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月。三月。注定会因为接连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永载史册。公元193年三月。准备了一个冬季的豫州牧袁术。北征诸葛瑾。与其一道动手的。还有扬州牧刘繇。
说也奇怪。袁术与刘繇。两人算起來应该是不共之仇了。豫州与扬州毗邻。袁术接着袁绍统领并、冀二州的威势。强自出兵将扬州最为富庶的淮南地区纳入手中。逼得刘繇困守曲阿一地。也正是这个缘由。刘繇才会听从诸葛瑾的建议。出兵徐南。为的。就是给自己增加一个纵深之地。好让他來对抗袁术。伺机报仇。
诸葛瑾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身在泰山。对于袁术出兵之事。他早已做好了准备。只是刘繇。每每想到此处。诸葛瑾便是大惑不解。他心中实在是想不出來。袁术究竟是许下了什么样的好处。竟然让得与他不共之仇的刘繇反水。反过來出兵徐南。不过。由此也可见到。诸侯之间。从來不会有着什么情谊存在。利益。才是放在最首位的。
疑惑归疑惑。诸葛瑾仍旧是迅速传下了命令。有着荀攸、沮授二人坐镇。只要有着足够的权限。有着足够的兵马。对付袁术、刘繇已经足够。只怕当年。诸葛瑾将荀攸留在徐南。心中就已经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只是在他心中。兀自不敢相信而已。
“公达。主公信上说了些什么。”几日后。天堂将书信传递至下邳。留守徐南之人能够与荀攸表字相称的。除去沮授。还有何人。
“呼……”荀攸先是长长出了一口气。这才看着问话之人说道:“则注。还是你亲自看看吧。”屋中说话两人。正是荀攸与沮授。
袁术大规模的调兵遣将。自然瞒不过对其一直关注的沮授。沮授的动作也是不慢。一面将消息传出。一面开始备战。只是他却不知。有着天堂在。诸葛瑾第一时间便已经得到了消息。而且消息比之他所看到的。更是详细。
彭城中政务有陈群主持。沮授便放心的将城防交给徐荣來做。自己东行。去了下邳。打算与荀攸商议一番。若是可能。最好能够借些兵马过來。要知道。这一次袁术可是将老本都带上了。整整聚集了大军三十余万。沮授虽然不怕。但总归是太多了。在他赶到下邳时。诸葛瑾的书信也正好送到。
“恩。”沮授眉头微微皱了下。良久方才将书信放下。低着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中念头却是飞快的转动起來。
“原本还想着到你这里借些兵马的。如今看來。我们两方都不占据优势了。可恶的刘繇。当年若不是主公帮助。如何能够攻下广陵。残喘至今。”煞有节奏的敲击声乍然而止。只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