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七章:欲劫营,夜色悄然(1 / 2)

加入书签

公元194年四月。唐姬产于徐州琅琊产下一女。因是早产。唐姬元气大伤。婴儿被何婉抱回诸葛府中喂养。刘辩似乎是受了惊吓。神思间显得有些错乱。非但不能照看唐姬。反而要其耗费心力。不久。病倒于家中。何婉无奈。派人送信与诸葛瑾。央求着将两人接到了家中客房。方便照顾。

四月。桥蕤终于渐渐摸到了琅琊附近。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桥蕤带着五千死士在山林之间奔走。衣衫褴褛不说。满脸胡子邋遢。整个人气息萎靡到了极致。在看身边跟随的士卒。当日出发时乃是五千。能够顺利來到琅琊城外的。只有三千人。其余之人不是病死。就是沒有跟上队伍。不知被甩到哪个角落去了。

就在桥蕤尚未见到琅琊城的时候。彭城的战斗也终于打了起來。令人惊诧的是。最先出兵的。不是袁术。却是沮授。

“袁术屯兵与城外。直至今日也未攻城。其中必然有诈。连日來。授发觉。城外敌军几乎沒多少警惕。如此。我欲派兵前往劫营。尔等谁愿接下此任。”彭城中。沮授将一众手下召集起來。开头便说道。

“哗……”屋中顿时有些乱了起來。一部分人是忧心。比如张武、李平、吴霸、陈败等。在几人看來。城外的袁术有大军二十万。若是前去劫营岂不是羊入虎口。只是他们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面上带着担忧望向沮授。

最为高兴者。便是徐荣了。这些年间。徐荣越发的沉稳下來。时不时的会被诸葛瑾召回青州书院进修。虽然武艺仍旧不太高强。勉强能够挤进一流的门槛。比之颜良、文丑等将仍旧差了太多。只是。不论是谁。战功。才是一个战将的终极追求。这许多年。徐荣先是驻守沛国。后进驻彭城。虽然诸葛瑾对其一直很是重用。苦于沒有多少的功勋。徐荣一直觉得愧对主公。袁术兵进徐南。也只有他一员战将喜上眉梢。

“军师说的不错。荣注意到。袁术中帐之中必有问題。以荣看來。袁术的性子孤傲不凡。若是身在帐中。自然会闹腾的人尽皆知。荣猜测。城外帐中。必无袁术在此。”虽然说得很是谦虚。徐荣语气之中。却是肯定不已。

“荣请战。愿带本部一万兵马。出城劫营。”徐荣说话。铿锵有力。他徐荣。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即便是平日里从來不曾为人所知。也有他自己深入到骨子里的骄傲。

二十万对一万。一句话。说的是何等的昂扬。

“好。将军但去无妨。授于城中。静候将军回來庆功。”沮授也是有心劫营。在城中固守确实不错。只是耗费日久。即便是将來袁术退兵。也会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将有将魂。文人。同样有着自己的风骨。他沮授。就不允许自己被动承受。

想想也是。荀攸出谋主动出击。还是自沮授处得到的提醒。他自己又如何肯被动防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城外袁术大军的情况知道不多。再者。城中并不是那么的稳定。彭城毕竟新下不久。一者百姓未曾完全归附。二者便是收拢的黄巾旧部。如吴霸等黄巾将领。心思也是浮动不已。毕竟二十万大军摆在门前。任谁也要掂量一二。沮授就是沮授。心中有了计较便不再犹豫。果断非常。他需要有一场胜利來安定军心民意。此战。不得不战。

是夜。城南大门悄然打开。星空并不粲然。漆黑的夜正好为着大军做了掩饰。对于彭城周围。徐荣自然了然于胸。大军身披轻甲。悄无声息的越过护城河。直奔袁术中军而去。

一路上。徐荣便吩咐手下副将张武、李平二人各领两千兵马暗藏于袁术大帐两次。两人一左一右约束好士卒。与徐荣大队脱离开來。徐荣心中也是明白。这一万大军。相较于袁术的二十万人是不够看的。只是他出战。自然有着自己的考虑。

袁术大军行至彭城外。并沒有四面围城。二十万大军连营十数里。军帐、围栏、拒马零罗棋布。若是在白天。任徐荣再是胆大。也不敢带着万余人出城劫营。

“将军。张、李二位将军派人前來报信。说已经准备好了。”距离袁术营帐三里处。徐荣停住大军。过得片刻之后。路上散去的两员副将纷纷派人过來回报。徐荣跟前。正是一直跟随在其身边的亲卫统领。小声的在徐荣耳边轻声说道。

一直未曾动过的身子悄然一震。夜色中。无人能够看得清楚。即便是身在徐荣身边的亲卫。也不曾看到。将腰间的宝剑拔出。徐荣转身看着静候在身边的将校缓缓说道:“将士们。为将者。当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男儿大丈夫。若不藉此乱世建立不世功勋。岂不是枉在世上走了一遭。”

徐荣的声音不大。却是将身边将校的热血激发了出來。不待诸人回答。便接着说道:“如今。袁术二十万大军视我等如无物。诸位也是知晓。二十天。袁术扎营于此二十日却未曾进攻一次。难道。你们愿意当孬种吗。你们愿意让得敌军如此轻慢于我等吗。你们愿意在遥远的将來。向着后辈子侄提起今日这场战争时。羞愧的无话可说吗。”

“不愿意……”

“誓死不当孬种……”

“杀。杀死他们……”

临近的诸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