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五章:骁勇豪胆,只身诈城(1 / 2)
<注:最近文中出现的谯郡。已经成了BUG了。本应该是隶属于沛国的。这里既然已经分开了。就请诸位见谅。就已分开的來写了。沛国:领公丘、杼秋、丰县、沛县四地。>
公元194年十月。诸葛瑾在逼降了睢阳之后。大军稍作整顿。留下三千精锐并五千降卒驻守。诸葛瑾携降将雷薄、陈兰并两万降卒。急转向南。直奔谯郡治所谯县。
却说那雷薄。因遭受打击而有些心灰意冷。于家中闭门不出。诸葛瑾在将城守接收完毕后。便让陈兰带着自己亲往拜访。雷薄感其诚。遂再次出山。
“主公。大军压境之初。袁术便已经将大军收缩起來。前些日子。袁术大肆征兵。如今其手中已有大军六十五万。这还是不加上地方上的守军。就如同末将手中的两万多人。尚还不在这六十五万大军之中。其中虽多是农夫。然则毕竟人数众多。不得不小心应对。”路途上。为了以示自己对新降之人并无成见。诸葛瑾便一直将雷薄带着身边。独留陈兰统率大军。雷薄骨子里虽然骄傲。却并非是不明事理之人。将自己的姿态摆放的很低。投桃报李之下。更是将很多比较重要的消息透漏给诸葛瑾。
马背上。雷薄见诸葛瑾听得很认真。心中不由的松了一口气。继而接着说道:“汝南乃是袁家根本。袁术将手下袁胤、陈纪、韩暹三人派去汝南。三人中袁胤有某。陈纪、韩暹有勇。若是能固城据守。只怕是一年半载的时间。吕布、刘表二人也攻打不下汝南。”
“淮南之地。袁术大军主要屯扎在下蔡、颍上、安丰津、庐江、寿春等地。淮南、汝南两地。河流交叉纵横。多为淮河支流。其中尤以颖水为最。袁术这些屯兵之地。皆分布在颖水与淮河沿岸。俱是易守难攻之地。”雷薄一面说着。一面很小心的观察着诸葛瑾的反应。他毕竟是新降之人。根本不曾了解诸葛瑾的喜好如何。不敢太过大意。
乱世之中。想要能够得以生存下來。无他。惟胆大、心细四字。雷薄是深得其中之味。
“你是说谯县也已经被袁术弃守了。”眉头不由的皱了皱。诸葛瑾脸上写满了惊疑。
“回主公。属下所言。句句属实。主公若是不信。某愿往谯县。谯郡郡丞名叫吕岱。与某深厚。某愿前去。说其归降。”诸葛瑾眉头跳跃。却是将雷薄吓得心神俱丧。他还以为自己说话哪里说得不对了。惊怕之下。口中慌乱说道。
诸葛瑾见了。眉头皱的更加厉害了。雷薄提起吕岱时眼神闪躲。显然其与那吕岱并沒有多深的关系。若是真让其去作说客。说不得还得将他自己搭在里面。想到这里。诸葛瑾却是不愿让其前去冒险。斟酌了一下语言后出言说道:“公礼。吕岱其人瑾也曾听闻过。只怕是劝降不易。瑾不愿汝前去犯险。此事就先放放吧。”
雷薄见诸葛瑾表情缓了下來。心中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听见诸葛瑾之言后。更是涌起了浓浓的感动。诸葛瑾言语中带着的关心。他很清楚的感觉到。那并不只是做做样子。
“主公放心。末将只要能够潜入城中。自然有办法将吕岱擒住。整个谯县的防务皆在其一人手中。只要吕岱被抓。谯县定然可不攻自破。”低着头。雷薄将心中涌动的感动轻轻压下。微微停了片刻。其仿若是想起些什么。不由的面露欣喜之色。猛然将头抬起。眼光直直的看着诸葛瑾。信心十足的出言说道。
“哦。”诸葛瑾有些惊诧。一紧手将马缰提住。待马匹站定之后。这才转头看向雷薄。此时他心中也是被惊喜充斥着。雷薄既然敢再次提起。其心中必然有着一些把握:“公礼可是于城中有着人手在。有着几成把握。”
“那城中的一个小校当年在汝南之时曾是为末将所救过性命。只是许久未曾联络了。不过末将却知。其人也是一个忠义之人。只要末将亲去找上门。其必然可为我所用。”雷薄也不做隐瞒。很是干脆的便将自己心中所想一一道出。
“好。事若可为便为之。若是不可为便以自身安全为主。一个谯县城池。却是不及公礼一人之重。切记切记。”虽然雷薄并沒有将那小校是谁讲出。诸葛瑾却不会为了这些小事而心升不快。也不管大军正在行进。一夹马腹与雷薄并行。一手将雷薄拉住。神色郑重的嘱咐道。
“……诺。”顷刻间。雷薄发现自己竟然有些哽咽。记不得。有多少年沒有感觉到过这种关怀了。回过神。他缓缓将心思收了起來。与诸葛瑾与其身边的众人做了告别。转马疾驰而去。
“愿以此身。取下谯县……”雷薄走了。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一直以來。贾诩奉行的便是先己后人。也是由此。年过四旬的贾诩看起來比起才刚及三旬戏忠都要年轻许多。诸葛瑾带着些沉重的望着远去的雷薄。却沒有发现。于他身后不远处。贾诩、戏忠二人也正面带笑意的看着他。目光之中。充满着浓郁的喜悦。
“文和。你这样做真的沒有事情吗。”放下马车上的帘布。戏忠脸上顿时露出苦意。看着贾诩的眼神却显得不是那么的友好。
“志才。你也知道如今天下大变。每时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