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进城(2 / 3)

加入书签

,“明儿去城里的时候我看看能不能卖出去,要是能行我就多做些,这样爹的腿也能看病了。”

张氏没把余渺的话真当一回事,但是这印章的做工她还是看得出来不同的。

“别担心你爹的腿,万事都有我和你奶奶顶着呢。”张氏说着说着还是有些好奇,“微娘的手这么巧?那日后你爹的衣钵也算是有人传承了。”

“可不是。”余渺笑着接话,“指不定能卖许多钱呢。”

张氏三两下就把印绶编好了,余渺把印绶穿在印章上,翠绿的梅花结衬着竹子印章也像模像样的。

余渺满意的瞧了瞧,这才塞进自己衣袖里面踏实地回屋了。

刚躺在枕头上就感觉到床板底下似乎有什么东西硌着她的肩膀,她坐起身掀开,底下放着一个淡紫色绣着花样的荷包。

余渺微微皱着眉头拿了起来,这东西一看就知道不是自家的。

可别是什么人拿来陷害人的。

荷包里面放着几块碎银子,还有一张纸条。

余渺展开纸条,一个字一个字看过来:报酬三两,晦日望山湖。

什么报酬?

莫非原身之前一直在帮这个人做事?望山湖是何处?

余渺失去了原身一部分的记忆,如今百思不得其解,但也没打算用这几块银子,来历不明的钱用了不知道会不会带来什么麻烦。

自己先去城里瞧瞧有没有赚钱的机会,若是实在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方,拿出来应个急也行。

反正是“报酬”。

余渺把荷包一整个塞到了床底下的木箱子里面,这件事情回头再说吧。

第二日一大早,余渺心中藏着事也睡不好,天蒙蒙亮就醒来了。

收拾好出去,张氏带着余文泽在院子里面收拾东西。

“你这就起了,我刚要去叫你呢。”余文泽刚把鸡喂了,压低声音,眼睛圆溜溜地瞅着爹那屋。

余渺接过装着手绢的篮子,张氏又往她手里面塞了十文钱:“去了城里若是想吃些零嘴就买,别舍不得花钱。”

张氏一早就给篮子里面装了两个饼子,但还是担心孩子们在城里饿着。

余渺“哎”了声,把十文钱装进了自己腰间的布兜里面。

她没打算花,但是不收下张氏又惦记。

门口余老汉的牛车已经在等着了,牛车上还坐着两个年轻的女人。

余渺带着余文泽上了牛车。

旁边看着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子一直瞧着她:“我记着,你是叫微娘吧,你大名叫什么?”

余渺抬头看了看和她搭话的人,翻了翻记忆没想起来这个叫什么:“大名余渺。”

难得有人知道她姓名还不躲的,不是她谦虚,这村子里面谁不知道她“煞星”的名头?

“余渺。”那人念了念,朝她笑,“好名字,长江渺渺烟波绿,我就叫你渺渺吧。”

余大郎和张氏给她取渺是微小的意思,农村人起这样的名字好养,不会显命贵。

这姑娘嘴里面的渺渺可不是这个意思意思。

“随你。”余渺点了下头,“你念过书?”

对面的姑娘眼睛闪了闪,白净的容貌上显露出一点震惊来:“我叫周惜月,是周思远的妹妹。”

余渺眨巴眨巴眼睛,很熟悉的名字。

周思远,这个人她知道,村子里面很有名。

是个读书人,前不久刚考过童生,在城里的书院念书。

不过,余渺现在更应该注意的是周惜月这个名字。

她觉得熟悉不是因为原主的记忆,而是她在变成这个“余渺”之前曾经在一本小说上看到过这个名字。

一本真千金重生的烂俗狗血小说。

原来她是穿书。

余渺面上不露声色,朝周惜月道:“周童生的妹妹,难怪了,我说这村子里居然也有气度不凡的姑娘。”

好话谁不爱听。

周惜月白净的脸微微红了起来,连连摆手道:“哪里有你说的这么夸张,不过多读些书,哪里担得起这几个字。”

余渺垂眸,没有接周惜月的话。

她原本是想试探一下现在周惜月的时间线是重生前还是重生后,不过两人并不熟悉,若是单单凭借原书剧情其实是分辨不清的。

因为周惜月走的是小白花路线,人设似乎从头到尾都是都没有变化。

周惜月和余渺搭话:“你到城里去做什么?”

“娘绣了帕子,让我到城里去卖。”余渺轻轻颠了下手里的篮子。

周惜月还没等余渺问她,倒豆子一样把话全交代了个遍:“娘让我去给哥哥送东西,顺带还得去二伯母送衣裳,我娘衣裳做得好,渺渺你要是想做衣裳也来找我娘吧。”

余渺从善如流点了点头。

牛车上一直没开口的那个年轻妇人总算开了口:“周姑娘,以后我也去找你娘做衣裳可好,我正扯了一匹布不知道找谁做呢。”

周惜月没有不答应的:“自然好,回头秀云姐你拿了布来,我娘一定给你做好看。”

余渺看过去,那个叫秀云的女子朝她也点了点头,瞧着是个文静的性格。

几个人说了一会儿话就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