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一个时代的终结(2 / 3)

加入书签

其实这封信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封信被人送到公子婴手上后上,公子婴呆在龙椅上半天再也没有动过。

应该说子婴是一个很有才华和大志的人,然而他身不逢时,如果早点让他来当秦王(或者说皇帝),他相信凭他的能力一定会把秦国治理的国泰民安。(至少比胡亥强上百倍)

然而,胡亥已经把大好江山给毁的不成样子了,从他坐一皇帝的宝座后,继承父亲遗愿继续大搞工程建设(扩建皇宫),百姓不堪重负之下,不久就发生了陈胜起义。

三年里,胡亥醉生梦死荒淫无道,赵高指鹿为马权倾朝野,革命军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而我们忧国忧民的公子婴却夜不能寐。

一入侯门深似海,普通人只看到皇家人的风光和体面,却看不到身为皇家人的苦楚和无奈。

古往今来,帝王将相或为争权夺势,或为社稷安危,一旦皇宫有变,就将诛连九族血流成河。

公子婴感到很无奈也很无助,最开始他还是试图负殴顽抗,因为他不甘心祖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这样毁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主要责任在胡亥身上)

然而峣关他倾尽咸阳所有能战斗的兵力去守最终也没能保住。(等于是不战而败的)

从这里他明白了一点,他知道再凶险的关口再坚固的城墙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秦朝当年的建设工程搞的太多了,再加上苛捃纳税和一些其忧国饶民政策的实行,全国百姓的心都向着革命这边。

秦王朝的气数终究是要到尽头了,这时已非人力所能逆转了。就何况手无缚鸡之力的他。

“大王,降吧。”

“大王,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大王,大王……”

面对众臣发自内腑的呼喊声,公子婴发出了一丝冷笑。你们都是为自己考虑一个安稳的退路吧。

可是,除了这条退路,已别无退路。

“罢了,罢了,与其做无谓的抵抗,倒不如成全大家。”

公子婴握笔的手在颤抖,他知道他这一笔下去,秦朝就将彻彻底底划上一个句号了。

罪人也罢,无颜面对祖辈们也罢,子婴凄然一笑,闭上眼睛用那只颤抖的手写下一个大大的降字。

子婴写毕晕倒在那张雕龙画凤精致之极的龙椅上。

出降这一天,子婴白衣白袍,白绫系颈,整个人一身白。再加上乘着白马素车,连天空也是白的,气氛沉重而压抑。

如果不是刘邦那一身鲜艳欲滴的红衣红袍分外惹眼,还真以为这个世上就只剩下白色这一种颜色了。

白色是一种死亡、悲伤、阴郁之色。

红色是一种喜庆、快乐、幸福之色。

白色缓缓向红色靠近,终于两种迥然不同的颜色靠在了一起,红色立即遮盖住了白色。

一袭白色的子婴跪拜于地,能不被傲然而立的刘邦的火红之色遮盖住吗?

刘邦以胜利者的高昂姿态接过了子婴双手呈上来的玉玺。

一个小小的玉玺宣告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而两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大秦王朝就这样划上了一个句号。

刘邦骑着雄壮宝马,在文武众将的拥蹙下缓缓走进了咸阳城。城中的百姓很识时物,夹道来欢迎这个新来的君王,那阵势犹如当年老百姓迎接红军进城一样热情而富有朝气。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这样的口号此起彼伏。

这一刻流氓出身的刘邦感动了,眼睛突然一热,一股热流就要往下滚。

是啊,当年那个出生在农民世家的穷娃娃;当年那个整天无所事适放荡不羁的不良少年;当年那个三更半夜总是往寡妇房里钻的偷情者;当年那个守在泗水亭为人民服务的小小亭长;当年那个没花一分钱却娶了一个富的流油的老婆的大骗子;当年那个忍气吞声委身于项梁手下的蛰伏者……

如今却风风光光潇潇洒洒的带领着数十万革命军进入了咸阳这个他一生中最神往的地方。

当年他那句“大丈夫当如也”还历历在目,却不料那发自内心的感概却一语中谶。

当年秦始皇的地盘如今已被自己踩在脚下了。

对于已到不惑年龄的他来说,他还以他的一生就将这样在碌碌为无的过完呢。

可转眼间他变成了关中王,帝王将相中的王啊。

人生就是这样,命运之神一旦垂青,连自己都感觉是在做梦一般。

此时,他强忍着感动的泪水不让它流出来。当即向众人挥手示意。当即便开始发表就职宣言了。

其原稿摘录如下: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之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毕案堵如故。凡召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