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再接再励(1 / 2)

加入书签

(2) 再接再励

搞定英布后。至此早期封的王已差不多都被刘邦给弄掉了。随及。刘邦把目光停留在了汉中三杰中的萧何、张良、韩信三人身上。

汉中三杰。韩信论行军打仗的本领无人能相比敌。但在“明哲保身”上却和萧何和张良相差太远。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三人在第一轮PK赛过后。韩信就不出意外的第一个被淘汰掉了。(连降三级。消夺了手中的大权。后被吕后妙计给斩了)

按照游戏的规则。接下來就是萧何和张良之间的大PK了。

按理说萧何在楚汉之争中把后勤部部长当的好好的。为刘邦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最坚强最有力的人力和物力基础。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邦建国后。在分封大会上对功臣们进行分封时。把萧何排在第一的位置上的。

而张良虽然在楚汉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但毕竟韩信抢去了不他不少光茫。相对于萧何和韩信的“举轻若重”。他显得有点“举重若轻”了。

因此。在张良和萧何的个人PK中。很多人都会认为萧何的胜算大些。

然而。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这一场PK最终的胜利者是张良。

虽然张良在这场PK赛中根本就沒有出招。但他却以无招胜有招取得了胜利。

自从刘邦建国后。他已使出唯一的招数:那就是一直在家里练心法。练气功。练长生不老术。练升天入地之法。练绝世武功。

事实证明。张良练的武功虽然不是天下厉害的武功。但却是可以使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绝招。

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视野广阔。料敌于先。从而占据了PK的至高点。

而萧何等人都是在刘邦的猜疑下才出招。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话虽如此。但招还是要出的。

下面我们就來看看这场大PK中。萧何是如何出招的吧。

为了取胜。从來不出手的萧何。一出手就不凡。连出三招。招招逼人。招招封喉。端的提现出一名出色剑客的修养和素质。

第一招:妙计擒韩信。

当初陈豨叛乱时。萧何还在帮刘邦修造皇宫。他只是停留在“国事。家事。事事关心的份上”。 因此行军打仗的事他都可以只“闻”不管。

但随着皇宫的修成。他还來不及享几天休闲的生活。吕后已开始老虎发威了。

在母老虎的威逼下。他不得已之下只好设计擒住了韩信。最终让他的PK对手减少了一个。

也正是因为这样。萧何不但得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美名。还得到了刘邦的嘉奖。

是啊。韩信这颗刘邦的眼中钉他都不敢轻易的拔(或者是说不能拔)。生怕拔出來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來。而现在居然在吕后和萧何联手下给成功拔掉了。因此。刘邦对萧何这次的行为很是认可。

发给他的奖励是:增封五千户食邑。特派五百人做为他的侍卫。

赏五千户食邑我们很容易理解。钱财土地谁不希望越多越好。但特派五百人來做待卫里面就大文章了。

皇帝给我增加警卫那是为了我的安全着想啊。这是皇帝对我的关心啊。

一开始。连萧何也这么认为。

但他手下一个叫召平的人却对他进行了“提醒”。

他说刘邦明义上加派五百人來当你的警卫员。是为了增加你的安全保卫系数。但实际上不是保护你。是疑心你。是监督你啊。

召平的提醒让萧何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招:倾家荡产支持刘邦平定英布的叛乱。

萧何知道刘邦给他加派警卫员是别有用心后。便坚决辞让了刘邦的封赐。说的大抵就是“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皇帝就不要浪费人力资源”之力的唐塞话。

非但如此。听说刘邦要亲自带兵去平叛英布的叛乱时。他还倾家荡产地献出自己所有的家当充当军晌。

这一招真够绝。刘邦对萧何的“识时务”大为满意。

然而平定英布后。刘邦把目标又索定在了萧何身上。因为萧何的威望在京城一带太大了。大有盖过他这个真龙天子的态势。

而这时的萧何也看出刘邦对自己投來的不善的眼神。于是他马上想方设法的去降低声望。

别人是梦寐以求能得到一个好名望。而我们可爱的萧何同志却是想尽一切办法去降低自己的声望。由此可见“伴君如伴虎”这五个字关非空穴來风。

萧何马上付出实际行动起來。他开始四处购买房子。而且均是赊账的。从來沒有付过钱。

那种购买方式。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强买强卖了。

这等于是强霸了百姓的土地了。于是个别胆大的就告到刘邦那里去了。

刘邦一听。笑了。这样的事对国家和朝廷沒有一点损伤。倒是把萧何廉洁奉公的名声给彻底毁了。

通过这件事。萧何的声誉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刘邦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