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准备工作(1 / 2)
自从在水果市场调研与林宇相遇,听了他给出的一些独到见解和建议后,袁莹莹一回到家,一家人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水果生意的准备工作当中。
二哥向来沉稳可靠,这次他毫不犹豫地把联系果苗供应商的重担扛在了肩上。每天,他都会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张略显破旧的书桌前,手里紧紧攥着那本厚厚的电话簿,神情专注且认真,一个接一个地拨打着电话咨询。他仔仔细细地对比着每家供应商的价格和果苗质量,时而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陷入深深的思索;时而轻轻地点点头,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神色。“这家的果苗价格虽说挺便宜,可品种不太对咱们的胃口。”“那家的品种倒是没得说,可价格贵得让人咋舌,还得跟他们软磨硬泡,看能不能把价格砍下来点。”二哥一边马不停蹄地打着电话,一边跟家里人热络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和最新进展。每一回跟供应商沟通,他都绞尽脑汁地为家里争取到最优质、最实惠的果苗,那股子认真劲儿着实让人佩服。
大哥大嫂也片刻不得闲,全身心投入到果园的整理工作里。大哥使足了力气挥舞着手中那把沉甸甸的锄头,拼命地铲除着果园里肆意生长的杂草,每一次挥锄都仿佛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密密麻麻地冒出来,顺着脸颊噼里啪啦地往下掉,眨眼间就浸湿了脚下的那片土地。大嫂名叫秀兰,她也没闲着,紧紧握着小铲子,一丝不苟地翻新着土地,哪怕娇嫩的手上磨出了一个又一个水泡,她也压根没当回事儿。她全神贯注地处理着每一寸土地,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就好像在悉心呵护着价值连城的宝贝。他们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落,可嘴里愣是没有半句怨言,心里头满满当当的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偶尔累得直不起腰,大哥就会直挺挺地站一会儿,望着逐渐变得规整有序的果园,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扭头对秀兰说道:“秀兰,咱们再加把劲,往后的好日子可就全指望这片果园啦!”秀兰听了,重重地点点头,手上的动作一刻不停,继续埋头苦干。
袁莹莹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意和艺术才华,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全神贯注地设计商标和宣传海报。她的面前摊开着厚厚的一叠画纸,手中的彩笔就像灵动的小精灵一样欢快地舞动着。她的脑袋里不停地蹦出各种各样新奇巧妙的构思,“得用鲜艳夺目且充满活力的色彩来牢牢抓住顾客的眼球。”“广告词必须简单明了,还得一下子戳中人心,得把咱们水果纯天然、汁多味美的特点凸显出来。”她不停地涂涂画画、修修改改,一张张不太满意的草图被她毫不留情地丢在一旁,而每一次的修改都让设计距离完美更近一步。有时候,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她能苦思冥想老半天,甚至连吃饭和休息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每当灵感突然降临,她都会兴奋地拍一下手,然后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当中。
袁父袁母也没闲着,在小院里为准备工作忙得团团转。袁父手法娴熟地修理着那些损坏的农具,叮叮当当一阵敲敲打打,愣是让那些破旧的工具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他眯着眼睛,仔仔细细地检查每一个修好的工具,就怕有一点儿疏漏,确保它们在果园的工作中能派上大用场。袁母则精心地搜罗着家里能派上用场的旧木板、旧布料,经过她那双巧手的裁剪和拼接,转眼就变成了实用的防护套和包装材料,一门心思地想着能帮家里省下每一分能省的钱。她坐在暖洋洋的太阳底下,一针一线仔仔细细地缝补着,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孩子们操持这事儿不容易啊。”
在学校里,袁莹莹和林宇的相遇越来越频繁。每次在走廊的拐角,或者图书馆的门口,只要他们的目光偶然交汇,哪怕只是短短一瞬间的眼神交流,袁莹莹的小心脏都会瞬间“扑通扑通”加速跳动。林宇虽未与她合作,但他给出的那些见解和建议,以及他那如春日暖阳般温暖的笑容和饱含鼓励的眼神,仿佛给袁莹莹注入了一股无形却强大无比的力量,让她在忙碌的准备工作中始终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动力和激情。
有一天,袁莹莹正坐在教室里对着商标的设计抓耳挠腮,脑袋里一片空白,灵感仿佛枯竭了一般。她手中的彩笔停滞不前,眉头皱得像个麻花,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画纸,心里头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候,林宇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他的手里拿着一本关于水果种植和营销的珍贵书籍。“袁莹莹,我在书店里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感觉对你肯定大有用处。”林宇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流。
袁莹莹又惊又喜地接过书,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太谢谢你了,林宇。”
“别跟我客气,咱们一起加油,我坚信你绝对能设计出无可挑剔的商标和海报。”林宇说完,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潇洒转身离开。
袁莹莹痴痴地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在心里暗暗发誓,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一定要让水果生意顺顺利利地成功,绝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更不能让林宇失望。
又一个周末,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吃着简单朴素却充满家的味道的饭菜,一边兴致勃勃地交流着各自的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