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卖鱼(1 / 4)

加入书签

陈元的身体才刚刚经历了一场病痛的折磨,虽然略有好转,但仍显得有些虚弱。此时若要他进山去打猎或者采药来换取钱财,简直是一件难以想象的艰巨之事。要知道,那进山的过程充满了未知与艰辛,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心神。山林中地形复杂,荆棘密布,需要不断地穿梭寻觅,这对于体力的要求极高。而且陈元现在手中根本没有足够的干粮储备,若是就这样贸然进入山中,没有食物的支撑,那将会是对他身体和意志的极大考验,面临的困难无疑是巨大且极具挑战性的。

陈元静静地站在那里,低垂着头,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他的目光缓缓地在周围游移,急切地想要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目前状况的生存之路。就在他苦苦思索之际,他的视线不经意间落到了村子下面那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上。突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在他的脑海中划过,那就是去捕鱼!为何不试试呢?这个念头一经出现,就像一道明亮的光瞬间照亮了他内心的迷茫,陈元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阵难以抑制的兴奋。他清晰地记得,在前世的时候,他可是一个对钓鱼有着浓厚兴趣和丰富经验的爱好者啊。他曾经无数次地在河边度过那些悠闲的时光,享受着垂钓过程中的宁静与期待,感受着鱼儿上钩那一刻带来的激动与喜悦。对于捕鱼这件事,他自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心得和把握的。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让陈元陷入了新的难题之中。刘老汉的家里,别说是鱼竿了,就连与捕鱼相关的最基本的工具都没有一件。而在整个村子里,只有李太保家拥有鱼网。要知道,在这个艰难的时代里,那鱼网可绝对是李太保用来保命和维持一家人生计的重要本钱啊。对于这样至关重要的东西,基本上是不可能外借的,这几乎是整个村子里大家都默认的规矩。陈元与村里的其他人其实也并不熟悉,平日里的交集少之又少,彼此之间的关系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去开口借这种重要物件的程度。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孤立在了这个小村落里,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竟找不到可以求助和依靠的人。每思及此,陈元心中便涌起一阵无奈和迷茫。他深知自己要想凭借捕鱼来改变现状,面临的困难远比他最初想象的要多得多。但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努力地在脑海中思索着其他的办法。

陈元打算先编一个鱼篓,先从最简单的地方做起。

陈元决定去后山寻找藤条来编织鱼篓。

第二天清晨,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陈元背着砍刀,精神抖擞地向着后山进发。沿着蜿蜒的小径,他踏入了那片充满生机的后山。

后山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陈元穿梭在树林中,仔细地寻找着合适的藤条。他的目光敏锐,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藏有优质藤条的地方。

终于,他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了一丛茂密的藤条。他兴奋地跑过去,小心翼翼地用砍刀将藤条割下。藤条坚韧而有弹性,在他的手中舞动着。

陈元不停地忙碌着,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毫不在意。他挑选着最好的藤条,想象着用它们编织出完美的鱼篓。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收集了足够多的藤条。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然后背着藤条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中,陈元便开始精心地编织鱼篓。他的双手熟练地穿梭在藤条之间,将藤条交织成一个个紧密的图案。

陈元前世出生在农村,用藤条编制鱼篓他很熟悉怎么制作。

陈元挑选出粗壮且柔韧性好的藤条,将其整理平直。然后先编织鱼篓的底部。取几根藤条,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开始编织,通过相互穿插、缠绕固定,逐渐扩大底部的面积,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底。再从底部边缘开始向上编织篓身。将藤条依次向上竖起,然后相邻的藤条相互交错编织,一圈一圈地往上编,注意保持篓身的形状。

在编织过程中,陈元没有剪刀,只能用柴刀修剪多余的藤条头,确保编织的紧密和平整。

随着篓身逐渐增高,陈元根据需要调整形状,使鱼篓更加美观和实用。

最后,当篓身达到合适高度后,进行收口处理,可以将藤条弯曲或相互缠绕固定,形成一个较为紧致的口部。3个小时后,陈元检查整个鱼篓,对不牢固或不整齐的地方进行适当调整和加固。

陈元紧紧地握着手中那个看似普通却意义非凡的鱼篓,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了一抹自豪且满含着对未来憧憬的笑容。他心里十分明白,这个鱼篓就是改变当下艰难窘迫状况的重要倚仗。有了它,就能够通过捕鱼获取到有用的资源,进而有机会去进行交换,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带来转机。

在这个世界中,以物易物这种交易方式极为常见且普遍。陈元曾经多次去过柳林早市,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使用钱财交易之外,部分人都是用各种物品来达成交易的景象。回想往昔,在他身体还行动不便的时候,每次面对那样热闹的交易场景,他的内心除了充斥着羡慕和眼馋之外,就只能在脑海中不断地幻想自己也能参与其中的情景罢了。那些日子,他只能无奈地看着别人活跃地进行着各种交换,自己却只能在一旁黯然神伤,深深的无力感紧紧包裹着他。但如今一切都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