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改道,去扬州(1 / 2)

加入书签

燕军并没有在禹城作过多的停留。没过多久,这支军队便再次踏上了征程。

周景元看上去似乎并不急于行军赶路。他甚至没有选择骑马,而是每天都和侯程程一同乘坐一辆马车。

马车相当宽敞,内部布置得十分雅致舒适。侯程程跪坐在靠近车窗的一张矮桌,或是读读诗词歌赋,又或是翻看一些民间趣闻,更或是看看各地的地理风俗。

而周景元,一路都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之中。闲暇之余,才会拿起那些兵法和谋略之类的书籍仔细研读一番。两人一时相安无事。

燕军一路前行,走走停停。有时候他们会选择靠近山脉的地方扎营,以获取地形优势;有时候则会在溪边或者河畔边上安营扎寨,以便利用水源。

侯程程已经能随意走动,只不过,无论走到哪里,罗纪全和黎昭平都像影子一样紧紧跟在身后,不过她也不甚在意,甚至还虚心请教他们,该如何骑马。

不过,没有周景元的允许,两人自然不敢教侯程程。

营帐内,众人脸上皆是愁云惨雾,周景元的脸色,更是阴沉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燕军的粮草已经不多,最多只能支撑半个月了。他们已经派遣了好几拨人前往洛阳催促,但得到的回复却一直模棱两可,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答复:究竟何时才能将粮草送达!

周征宇心中愤怒不已,他用力地甩了一下胳膊,粗声粗气地道:“肯定是那齐王在背后捣鬼!他娘的,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他却在背后耍这些阴险手段!”

一时间,营帐里炸开了锅,大家纷纷附和着,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如果洛阳那边继续拖延供应粮草,他们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呢?有人提议向附近的村庄征收粮食,但杯水车薪,还会引起民民愤,得不偿失。各种意见和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整个营帐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柳时蕴背负双手,静静地伫立在沙盘之前,眉头紧紧皱起,宛如两道山川般凝重深沉。

渐渐的,他眉头舒展开来,拿起一根细长的马鞭,指向沙盘上胡城堡的位置,沉声道:“此地距离胡城堡尚有百余里,即便我们行军速度再快,也需要两至三日才能抵达。胡城堡的具体情况,想必各位心中都很清楚,要想在短时间内攻下它,恐怕不容易。我们的粮草,恐怕支撑不了。”

接着,柳时蕴将马鞭移向另一个方向,点了点地图上扬州的位置,继续说道:“这里距扬州仅有八十里路程。”

众人闻言,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扬州自古以来便是富饶繁华之地,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尤其以粮食产量著称于世。燕军现在粮草匮乏,快速攻下扬州,夺取其粮食资源,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最佳选择。

武灵卓兴奋地说道:“殿下,只要攻下扬州,我们的粮草就不用愁了,更不用再看洛阳那边的脸色!”

周景元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的沙盘,眼里闪烁着光芒,却并未开口说话。

几位武将有些焦急,其中一人忍不住说道:“殿下,还等什么,只要拿下扬州,咱们未来一年内都不必再为粮草之事发愁了!”

周景元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沉默片刻后,终于下定决心,“改道,去扬州!”

话音刚落,众将领们纷纷欢呼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周景元便不再与侯程程同乘一辆马车了。侯程程对军事战略和地图一窍不通,但她能察觉到近来燕军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仅如此,行军速度也明显加快了许多——她所乘坐的马车颠簸得越发厉害了。

不过,她不会多事到去打探燕军的的军事决策

燕军如幽灵般突然出现在扬州城下,并且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扬州发起了猛攻。扬州的守军毫无防备,惊慌失措之下,防线迅速崩溃,城池连连失守,仅仅一天时间,城门就已被攻破。

燕军一反常态,变得异常残暴。他们在城中肆虐,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如今已是满目疮痍,一片狼藉。

城破之时,周景元和柳时蕴正站在扬州城外的大铜山上,远远地眺望着远方燃起的熊熊战火,彼此间默契地沉默不语。

当扬州城攻破的消息传来时,一名燕军快马加鞭赶到周景元面前,向他报告了这个战况。

周景元依旧保持着眺望的姿态,甚至没有回头看上一眼。

柳时蕴静静地站在他身后,轻声提醒道:“殿下,我们该进城了。”

周景元这才慢慢转动身体,目光落在柳时蕴身上,停留片刻后,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开始下山。

侯程程坐在马车内,轻轻挑起一角窗帘,小心翼翼看了外面一眼。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她惊愕不已——这还是那个传闻中富饶繁华的扬州城吗?眼前的景象仿佛置身于地狱之中:尸体横陈街头,鲜血流淌成河。人间炼狱,恐怕也不过如此罢了!

侯程程惊恐地放下窗帘,紧紧捂住自己怦怦乱跳的胸口。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周景元,他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人呢?在苏州城和禹城时,燕军一直以军纪严明著称,他们从未滥杀过无辜……可是,在扬州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