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弘宁六年(二)(2 / 2)
念得重新复述了一遍,竟是全都记下来了。
越听赵瑜是越心惊,还不曾识字的小人儿能记得这么多东西,现下有哪个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皇家自然也不例外。
在福宝念完的时候,赵瑜就高兴的直接将福宝举起来往空中抛了两下。
这个动作在母亲眼里无疑是致命的,忙让赵瑜把福宝放下来。
“陛下,您快把旭儿放下来,仔细摔着!”景涵晚心里着急,可也不敢伸手拦,就怕皇帝一个手松,福宝就被摔了。
偏福宝年纪小还不懂什么是危险,也不觉得害怕,还开心的乐着,没心没肺极了。
赵瑜听着福宝奶声奶气的声音,看着他纯真无邪的笑容,心中满是欢喜。
“哈哈,朕的儿子真聪明啊!”他忍不住夸赞道。
他轻轻地把福宝举起来,然后高高地往上一抛,再稳稳地接住。福宝在空中发出欢快的笑声,仿佛一只快乐的小鸟。
赵瑜又抛了一次,福宝的笑声更加响亮了。
“再来一次!”福宝兴奋地喊着,双手挥舞着。
赵瑜满足了他的要求,又一次将他抛起。这一次,他故意抛得更高一些,福宝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宫殿里。
赵瑜也是高兴的,高兴完了,还得受景涵晚的数落。
赵瑜现下高兴,对于景涵晚的数落他也是不在意的。
景涵晚让奶娘把福宝带下去吃点东西,东间里她和皇帝的晚饭也摆好了。
皇帝拉着她入座,一旁的宫人就上来布菜。
赵瑜吃饭从来不遵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景涵晚也没这个规矩,从前一家人吃饭也总是要说说话的。
“朕看旭儿聪慧,想着要不干脆明年就送他去上书房吧。”赵瑜想着自家儿子这样聪明自然是要悉心教导的,可不能成了“伤仲永”。
可景涵晚却觉得这个年岁孩子就读书太早了:“陛下,旭儿明年也才三岁,字还认不全呢,就是那笔也抓不稳,如何就能到上书房念书去了。”
曾经作为幼师,她是不赞成揠苗助长的,什么年纪学什么才好。
“再说了二皇子没去,三皇子也没去,就连大的二公主和三公主也不到年纪呢,哥哥姐姐都没去,就咱们旭儿去了,陛下不怕有人说您偏心吗?”
赵瑜可不觉得这是个事儿:“这算什么,旭儿聪慧,朕也是想着不能埋没了,怎么就偏心了,要是他们也和旭儿一般,一样也可以不用等到六岁就去上书房。”
“这事儿啊就听朕的,你放心,不让他写字,只读些书,认些字罢了,也不必让师傅布置功课。只他年纪小,倒是不能和昀哥儿一道读书,朕会为他选个好师傅,倒是伴读也得挑挑。不急,怎么也得明年呢,慢慢挑。”
景涵晚见劝不住,也就不劝了,皇帝就是这样,一旦做了决定就不可能劝住了。
她只能在心中为自己啊儿子默哀了,才三岁就要吃读书的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