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弘宁十三年(七)(1 / 2)
景毅安的亲事定下来了,秦氏让人传了消息进宫给景涵晚。
她知道之后,也是赏赐了不少东西给谢珺菡,为了防止闹出什么小矛盾,特意比照了当初景毅霆定亲的时候,她给寇氏的赏赐。
就算她那个大嫂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不在乎这些小事,她也觉得还是一碗水端平的好。
有的时候就是小事才会积出大矛盾。
中秋之后,就是重阳,宫里对于这些节庆一向比较在意,只是两位太后年纪也不小了,尤其是夏太后身子越发的不济,重阳节庆干脆没有出席。
重阳日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再有就是皇帝会在宫中宴请一些德高望重的长寿老人。
也是折腾,人家都那么大年纪了,还把人家召进宫折腾。
那有的都走不动道,还是让宫人给抬进殿内的。
在之后就是腊八、年节,又闲了几个月,就是皇帝时不时过来吃个饭,睡个觉。还有自家儿子每个月也会回来几次。
再就是,又一年末了,尚仪局的账总得算一遍。
其实也没什么账,尚仪局其实很少会接触一些钱财,不过是整理一下宫中的藏书和文房四宝,再就是乐器一类的。
记载的无非就是,某人某年某月某日打碎了一方梅花纹端砚。
某人某年某月某日取用宣纸一百二十张。
某乐人某年某月某日练断琵琶琴弦一根。
……
都是这样的小事,然后再将存着的文房四宝和乐器数目一一清点,看看能不能对上账。
要是不能就得严查。
真的有宫人会铤而走险偷盗宫里的东西拿出去卖,尤其是文房四宝,皇宫用的哪怕只是给宫人用的,品相也是好的,更何况还都是有名的端砚、湖笔、徽墨,价格就更高了,随便一个拿出去也能卖几十两银子
当然,皇室御用的东西自然不能流落民间,抓住了自然是严惩不贷,据说惩罚十分严重。
可就是这样,也有不怕死的会干偷盗的事。
故而这些东西每年都要查,尚仪局的女官们每个月都会清点一遍。
所以如今景涵晚再清点并不如何艰难,照着账本数就行了。
一连几天景涵晚都在外尚仪局跑。
没办法东西多,清点一遍怕清错了,就多清点了两遍。
尚仪局的事忙完的第二日,景涵晚收到了她长姐景涵玉递进宫的名帖,说是想要进宫拜见。
景涵晚觉得奇怪,她自进宫之后,她的长姐也就只有那次她为其打压了姚二太太之后进宫来谢了她,之后也有几年没进过宫了,不过每年节庆、寿辰也都会送东西进来。
这次进宫肯定是有事,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事。
景涵晚收了帖子嘱咐了绿蕊回帖,让景涵玉明日进宫。
次日见到景涵玉的时候,景涵晚也是吓了一跳。
弱,实在是太虚弱了,上次见景涵玉还是好好的,不过是眉宇之间透露出有些虚弱,可那是生产才出月子才会那样虚弱。
可这次再见,景涵玉简直已经老了二十岁,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死气。
虽说施了胭脂,面上看不太出来,可那虚弱的眼神,瘦弱到需要人搀扶才能走的空荡荡的身体,以及走两步就会呼吸困难的状态,这可不是施了胭脂就能掩盖住的。
她身后还跟着个小孩子,年纪小没留头,跟宫里年纪不大的公主一样,用红绳扎着两个小揪揪,一双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这座宫殿,和宫殿里住着的娘娘,瞧着玉雪可爱的。
似乎是注意到了景涵晚的目光,小姑娘躲到了母亲身后,又怯生生的探出脑袋好奇的望着景涵晚。
这是景涵玉唯一的女儿,姚卿舒。
景涵玉想给景涵晚行礼,可看着她那摇摇晃晃的身子,景涵晚实在是害怕,就免了。
倒是她身后的小卿舒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她也有七岁了,行礼的时候很板正很标准,认真的模样逗笑了景涵晚。
只是她转头又看见了正在咳嗽和掖衣服的景涵玉,终究还是笑不出来了。
“姐姐的身子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景涵玉一愣,随后叹了口气,开口问她能不能摒退左右。
景涵晚想了想,就挥手让人都下去了,景涵玉也哄着让姚卿舒出去玩了。
等到人都退出去了,景涵玉却突然跪了下去,哭诉道:“妹妹,姐姐求求你帮帮我!”
景涵晚一惊,忙上前扶她,却被景涵玉攥住了手:“妹妹你听我说完。我怕是没几日好活了,我今日进宫,就是想求妹妹能将舒儿留在身边,别让她回姚家了,不然我这唯一的女儿也要没了!”
景涵玉边说边哭,边哭边咳嗽,看得景涵晚心惊不已,生怕她一个激动就过去了,只能暂时先安抚住她的情绪,再慢慢问。
好不容易,景涵玉的情绪平稳了,她就开始讲故事了。
景涵玉的身子开始虚弱是在一年前,一开始只是有些发虚汗、头晕,开始她也没在意,直到一月前她咯血昏迷了。
请了大夫却说她是劳累过度,那时她就心有疑惑,劳累过度也不至于咯血吧?再者大夫是姚二太太请来的,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