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笑对刁难,智斗小人(2 / 2)
一幕。楚婉清的才华和气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楚婉清,倒是不简单……”李嬷嬷喃喃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几日后,宫中举行了一场礼仪考核,所有秀女都要参加。
赵灵儿看着正在练习礼仪的楚婉清,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
“楚婉清,这次,我看你还怎么得意……”赵灵儿走到楚婉清身边,状似无意地碰掉了她手中的书卷。
楚婉清弯腰去捡,却发现那书卷的封面上,赫然写着……
楚婉清弯腰去捡,却发现那书卷的封面上,赫然写着“禁书”二字。她心中一惊,猛然抬头,正对上赵灵儿那抹阴冷的笑容。
“哟,这不是楚姐姐吗?怎么连禁书都敢看,莫非是不把宫规放在眼里?”赵灵儿故作惊讶地说道,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周围的秀女们听到。
一石激起千层浪,秀女们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朝这边投来好奇的目光。楚婉清知道自己中了圈套,却不动声色地将书卷拿在手里,平静地问道:“赵妹妹说这是禁书,可有什么凭证?莫要信口开河,污了旁人的清白。”
赵灵儿见楚婉清如此镇定,心中暗恨,却装出一副好心的样子,说道:“楚姐姐有所不知,这书卷的封面乃是特制的,只有触碰过禁书的人才会显现出来。
如今你手持此书,这‘禁书’二字清晰可见,难道还有假不成?”
周围的秀女们听了赵灵儿的话,看向楚婉清的眼神顿时变了。
楚婉清深知,这宫中向来是人言可畏,若是不能自证清白,只怕会落人口实,难以翻身。
就在这时,李嬷嬷走了进来,看到众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便厉声问道:“发生何事了?成何体统!”
赵灵儿见状,立刻跑到李嬷嬷面前,添油加醋地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还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李嬷嬷,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这宫中规矩严明,若是人人都像楚姐姐这般目无法纪,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李嬷嬷听完赵灵儿的叙述,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她走到楚婉清面前,沉声问道:“楚秀女,可有此事?”
楚婉清知道这是关键时刻,不能有丝毫慌乱。
她深吸一口气,不卑不亢地说道:“回禀嬷嬷,此事纯属误会。这书卷并非臣女所有,而是方才赵秀女不小心碰落的。至于这封面上的‘禁书’二字,臣女更是从未见过。”
“你胡说!”赵灵儿尖声叫道,“明明是你自己拿着这本书,还想抵赖不成?”
楚婉清没有理会赵灵儿的叫嚣,而是转头看向李嬷嬷,冷静地说道:“嬷嬷明鉴,宫中礼仪森严,臣女初来乍到,又岂敢随意翻阅书籍?更何况是这等禁书?还请嬷嬷明察秋毫,还臣女一个清白!”
说罢,楚婉清将那本“禁书”递到李嬷嬷面前,李嬷嬷接过书卷仔细查看,发现这书卷的封面上除了“女诫”二字外,并无其他。
她心中已然明白了几分,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那本掉落在地上的“诗经”上。
李嬷嬷不动声色地将书卷放到桌上,然后走到那本“诗经”旁,弯腰捡了起来,仔细端详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赵秀女,这本‘诗经’……”
“赵秀女,这本‘诗经’……”李嬷嬷故意拖长了尾音,目光锐利地盯着赵灵儿,“似乎与寻常的‘诗经’有些不同啊。”
赵灵儿脸色一白,强装镇定地说道:“李嬷嬷说笑了,这‘诗经’人人都会读,能有什么不同?”
“是吗?”李嬷嬷冷笑一声,将手中的“诗经”翻开,指着其中一页说道,“那赵秀女可知,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下一句是什么?”
赵灵儿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李嬷嬷见状,厉声说道:“这本‘诗经’的封皮被人动了手脚,内页夹杂着不少禁书的内容!说,这书是谁的?”
在场的所有秀女都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李嬷嬷的霉头。
赵灵儿更是吓得面无人色,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最后竟然会落到自己头上。
“怎么,都不说话?”李嬷嬷环顾四周,眼神凌厉,“若是不肯说实话,那就别怪老身不客气了!”
赵灵儿知道自己这次是在劫难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道:“李嬷嬷饶命啊!是……是臣女一时糊涂,求嬷嬷开恩啊!”
李嬷嬷冷哼一声,说道:“带下去,按照宫规处置!”
赵灵儿被拖了下去,储秀宫内顿时一片寂静。
李嬷嬷这才转向楚婉清,眼中闪过一抹赞赏,说道:“楚秀女,你初来乍到,便能如此沉着冷静,实属难得。日后在宫中,切记要谨言慎行,万不可再被人算计了去。”
楚婉清恭敬地应道:“臣女谨记嬷嬷教诲。”
经此一事,楚婉清在储秀宫的地位逐渐稳固,但她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一日,她照例去御花园散步,却意外撞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