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朝风波,后宫牵连(1 / 2)
“陈太傅自尽了!”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久久不散。
牟峥手中的朱笔一顿,龙目微眯,一抹寒光闪过,“自尽?他倒是选了个痛快法子。”
“皇上……”太监战战兢兢,不敢抬头。陈太傅虽已革职,但毕竟是三朝元老,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如今突然暴毙,难免引起轩然大波。
“传朕旨意,陈太傅德行有亏,愧对皇恩,死有余辜,着其家人将其尸首领回,厚葬,不得有误!”牟峥语气冰冷,没有半分惋惜。
“是。”太监领命,急匆匆地退了出去。
御书房内恢复了平静,却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牟峥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陈太傅之死太过蹊跷,以他对他的了解,绝非会轻易放弃之人。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巍峨的宫殿,眼中闪过一丝凌厉。
“来人。”
一名黑衣暗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主上。”
“去查,陈太傅之死,究竟是畏罪自杀,还是另有隐情。”
“是。”暗卫领命,瞬间消失在原地。
傍晚,楚婉清听闻陈太傅自尽的消息,心中也是一惊。她虽入宫不久,但也知道陈太傅在朝中的地位,如今突然离世,实在令人意外。
“娘娘,您怎么了?”贴身宫女小桃见她脸色有异,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只是有些意外罢了。”楚婉清摇摇头,将心中的疑惑压下。
夜幕降临,皇宫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楚婉清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无法入睡。陈太傅之死,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头,让她感到不安。
突然,一阵细微的响动从窗外传来,楚婉清猛地睁开眼睛,警觉地看向窗外……
楚婉清轻手轻脚地走到窗边,透过雕花的窗棂,依稀看到一个黑影闪过,转瞬便消失在夜色中。她心中一凛,难道是刺客?
正要开口叫人,却突然想起牟峥之前的警告,后宫不得干政,更不能随意插手朝堂之事。想到这里,她硬生生地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楚婉清回到床边,却再无睡意。她隐隐觉得,陈太傅之死并非表面那般简单,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翌日早朝,牟峥面色冷峻,目光如电般扫视过朝堂上的每一个人。
“诸位爱卿,陈太傅德行有亏,愧对皇恩,朕已将其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朝臣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陈太傅在朝中根基深厚,门生故旧众多,如今突然被革职,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皇上,陈太傅虽有失察之责,但罪不至死啊!还请皇上明察!”一位老臣站出来,颤巍巍地说道。
牟峥冷冷一笑,“哦?那依爱卿之见,陈太傅私藏禁书,结党营私,意图谋反,又当如何处置?”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皇上,此事事关重大,还请皇上明察啊!”
“陈太傅忠心耿耿,绝不可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
面对群臣的质疑,牟峥早有准备。他将一份份证据呈上,包括陈太傅与朝中官员的密信,以及私藏的禁书等等。
证据确凿,容不得任何人辩驳。
“朕念及陈太傅往日功劳,已将其从轻发落,革职查办,以观后效。如今他畏罪自杀,实属咎由自取!”
牟峥语气冰冷,不容置疑。
这场早朝,以陈太傅一党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然而,牟峥心中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陈太傅的死,不过是掀起了这场政治风暴的序幕,更大的波澜还在后面。他已暗中加强了对朝政的掌控,并派人秘密调查此事,势要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
夜深人静,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牟峥坐在龙案前,批阅着奏折。他的眉宇间,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
“皇上,夜深了,您该休息了。”身后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
牟峥放下手中的朱笔,转身看向来人,“爱妃怎么来了?”
楚婉清端着一碗参汤,款款走来,“臣妾听闻皇上今日操劳,特地熬了参汤,为皇上补补身子。”
“你有心了。”牟峥接过参汤,却没有立即喝下,而是定定地看着楚婉清,目光深邃,“朕听说,你今日似乎有些心神不宁?”
楚婉清轻柔一笑,为牟峥揉捏着肩膀,“臣妾只是担心皇上太过劳累,龙体要紧。”
牟峥握住她的手,深邃的眸子中闪过一丝暖意,“朕没事,倒是你,最近可还好?”
“臣妾一切都好,皇上不必挂心。”楚婉清垂下眼帘,掩盖住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忧虑。
自从陈太傅的事情发生后,她明显感觉到后宫中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平日里与她交好的几位夫人,如今也对她避之不及,生怕惹祸上身。
楚婉清明白,她们是在害怕自己。陈太傅一党倒台,后宫之中难免会受到牵连。而她,作为皇上新宠,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皇上,臣妾听说,陈太傅的女儿,淑妃娘娘,今日病倒了?”楚婉清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牟峥眉头微蹙,“此事朕已知晓,太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