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武松闯祸(1 / 1)
宋江费尽心力谋得的这职分,唤作孔目,非是朝廷之官职,乃是官府衙门中的高阶吏职也。孔目又名六案孔目,所谓六案,乃对应朝廷六部,乃地方官府专为各部事务所设之专吏,掌地方刑狱诉讼、赋税账册、仓廪监管等诸般要务。
宋江所司,乃刑狱诉讼一职,其精通朝廷律法条文,熟稔各类 案情之裁断,犹如后世之监察之长。换言之,这东平府中所有案件,如何立案,如何结案,皆由宋江一言而决。正因如此,他才不惜花费重金,苦心孤诣以求此职。
这是实权,一旦用好起来就有大量的利益。好汉怎么凝聚起来,好酒好肉。现在的宋江就在干这个。东平府管辖范围广泛,包括东平、汶上、肥城、清河、东阿、阳谷、梁山。位于汶水、泗水、京杭大运河交汇地。
往昔追随宋江之私货贩子,今日皆有所依仗。商路之繁忙,前所未见。每日皆有人排队邀其用餐,宋江大多推辞,然而今日宋江欲会一会他。盖因此人乃揭阳岭李俊,诨号混江龙。
“公明哥哥,小弟早闻哥哥及时雨大名。今日得见,烦请哥哥受小弟一拜。”李俊一见宋江,便欲叩头。
宋江未阻先言:“李俊兄弟,此头若叩下,自今日起你便是我兄弟。想好再叩,此后便要随我行事。”
之所以如此说来,乃因李俊颇富心计。或其非对宋江最为忠心者,然其对宋江助力甚巨!此后亦无愧于宋江。重来一次,宋江必令其一叩首,自此既为兄弟,日后必不负他。
“哥哥,小弟再向你行礼。”李俊此时对他极为敬仰,未作片刻迟疑,即叩头。
“自今日起,你我就是兄弟,寻个良辰吉日,我二人结拜。自今而后,东平府每一颗盐皆由你李俊供应。你如何操办,随你之意,我要的只是此结果。你为揭阳三霸之一,能否办妥,全看你自己。若惹上麻烦,可来找我。”
李俊心中暗喜,宋公明竟如此好相与?实则宋江亦急于早日与他相见。此人乃钱袋子之一,日后水军之发展还需仰仗于他。
与李俊彻夜长谈后,李俊满怀壮志地归家召集人手。自此,宋江成功收服首批追随者。其遇见的第二位客商乃是一落魄商人,名曰段景住。此人在圈子中声名狼藉,常令卖家举办“买一送一”之活动。
诚然,他乃一马贩,然其所贩之马,半数皆为偷盗所得。宋江无暇顾及这些,当即将其拉拢过来。不仅许诺日后为其提供庇护,还赐予一万贯作为本钱。更令其寻东昌府的紫髯公皇甫端一同前来。一个驯马、养马,一个贩马。
于宋家村中,历经一年,集野马五十匹。此等野马,性情暴烈,致使村中鸡犬不宁,宋江对此深感忧虑,急欲得皇甫端此等驯马高手,以助其驯服此等烈马。
月余之间,宋江终是构建起商事之框架。然则,此时却有一桩公差之事,令其陷入沉思。宋江平素行事,向来讲求银货两讫,然此番之银钱,他却难以消受。
缘由是,有人欲以重金,买通关节,欲将武松刺配至千里之外。此事源于清河县一富户,家中侍女名唤潘金莲,年方二八,姿色出众。因富户对其纠缠不休,潘金莲誓死不从,反告之主母。主母非但不责其夫,反对潘金莲心生怨恨,最终将其倒贴嫁妆,许配于武大郎。
武大郎贪图潘金莲之美色与嫁妆,遂欣然纳之,典房卖饼,沿街叫卖。然武大郎在清河县,以相貌丑陋、身材矮小著称,此等夫妻,如何长久?除那富户时常暗中相会外,更有沿街浪荡子弟,对潘金莲频频引诱。武松初归之时,潘金莲尚对其心生好感,欲随之而去。
武松自幼为兄所养,靠百家乳汁育大,性情刚烈如铁。自幼受尽冷眼与欺凌,他惯以拳头说话,清河县中,同龄男儿多半尝过他的铁拳滋味,潘金莲的引诱自是难以得逞。且武松日常除了斗殴便是饮酒,潘金莲见状,那份心思也渐渐淡了。
潘金莲在外与人私通,武松得知后,怒火中烧。他虽不能对嫂嫂动手,但那奸夫,他誓要严惩不贷。于是,武松出手,将那些浪荡子弟一一打趴在地。
“尔等宵小之辈,竟敢对吾等无礼,端的是好大的狗胆!”浪荡子弟中,一人瞪目如铜铃,大声咆哮,“若有真本事,怎不去找那张大户理论?看他是否也如你这般好欺负!”
武松一听,还有奸夫在侧,心中更是愤慨。那日他酒后归家,恰巧撞见张大户搂着潘金莲。他怒火冲天,一脚踹开房门,将一众家丁打得哭爹喊娘,最后将张大户一脚踹入河中,溅起水花四溅。
张大户遭了武松一拳一脚,足足在家养了三月之伤,请了三四位郎中,这才慢慢康复。他心怀怨恨,一纸诉状将武松告上公堂。因他平日里惯会使钱,武松便吃了大亏,挨了三十大板,又被套上十多斤重的大枷,囚禁在清河县大牢之中。
那张大户此番不惜花费百两纹银,誓要将武松刺配千里之外。宋江面前,摆放着那份公文与五十两银子,他略一沉思:“此等钱财,尚不足矣。若要摆平此事,非百两不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