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清风山救花荣(1 / 1)
慕容知府遣那号称“镇三山”的黄信,星夜兼程,往清风寨剿除匪祸。未几,黄信已至清风寨,寻得刘知寨,细问原由。闻刘知寨言罢,黄信心中存疑,乃道:“知寨所言,强人仅有一人,此事与花知寨何干?知寨所报,岂不牵强?”
刘知寨恳切答道:“黄都监休要如此说,想必是闻得 花家战功赫赫,便以为其乃将门虎子,忠心为国。然都监大人试想,数年之前,贼人何曾如此猖獗?清风山上,不过数百草寇耳。若真为名将之后,清剿此等贼寇,岂非易如反掌?何以至今日,仍任其祸害百姓?”
黄信,人送外号“镇三山”,意指他有能力平定清风、二龙、桃花三山之乱。他师承秦明,自然心高气傲。然而,黄信也不是愚笨之人,他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无论谁掌权,他都会听从命令,对于这种差事,他并不放在心上。
于是,黄信便说:“知寨不必担忧,我有一计。我前往花知寨的营中,邀请他来赴宴。知寨在此设宴款待,待酒喝到一半时,便以摔杯为号,伏兵一齐杀出,一举将其擒获,押往府衙问罪。”
刘知寨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都监的妙计行事,我这就去准备,有劳都监走这一趟。”
黄信只带了几个人前往花荣处,邀请他赴宴。花荣与黄信曾有几面之缘,对他为人刚直深信不疑,于是欣然随他前往清风寨。没想到黄信实际上是个两面三刀的人,刘知寨为了独掌清风寨,早已与慕容知府暗中勾结。今天的行动,不过是借机发难罢了。
酒宴上,花荣与众人频频敬酒,并表明自己必将竭力剿匪,救出夫人。突然,刘知寨猛地摔杯为号,数十名军士冲入营帐,将花荣擒获。花荣怒不可遏:“黄都监,你为何骗我到这里,设局擒我?”
黄信义正词严地斥责道:“花荣,你身为将门之后,竟敢与贼人勾结。慕容知府派我来押你回去审讯。”
花荣怒声呵斥道:“我何曾勾结贼人?全寨官兵皆可为我作证。刘高之妻遇害,我寻觅一宿,百姓皆知。你身为都监,岂能偏听偏信?”
黄信沉声道:“是非曲直,无需与吾多言。慕容知府自有公断。来人,将其押下。”
这边花荣遭擒,那边朱武已然抵达清风山。其了解情状后,沉思片刻便言道:“郑头领,你仪表堂堂,可扮作官人。率一队人马乔装商贩入寨。若有变故,我等里应外合夺取清风寨!”
郑天寿领命后换上青灰色皂掇,以红巾束发,跨马率七八十人,押着粮草与兵刃进了寨子。因花荣被擒,军心大乱,往昔的岗哨规矩尽废。郑天寿等人竟轻易地混了进来。
黄信擒获花荣之后,将其打入囚车,车上方插着一面黄旗,上书“通匪贼人花荣”。黄信翻身上马,手中横握那口丧门剑,刘知寨亦跃上战马,身着戎装,手中紧握长枪。那一百四五十名军汉寨兵,人手一杆缨枪,腰间皆佩短刀。押着宋江与花荣,朝青州方向进发。
众人离了清风寨,行了十里,前方现出一片繁茂树林。行至山边时,寨兵遥指前方喊道:“林中有窥探之人!”
黄信于马上问道:“为何停滞不前?”军汉回道:“前方林中有异动。”黄信厉声道:“不必理会,继续前行!”
待行至林子近前,忽地二三十面大锣齐声敲响。那些寨兵和军汉顿时乱了阵脚,一心只想逃窜。
黄信高声喝止道:“都莫要乱动!速速列阵!”继而,他吩咐刘知寨:“你看押囚车。”
刘高在马上惊得语无伦次,只是口中不断念叨:“救苦救难诸路神明,保佑善人刘高,我必多添香火,虔诚拜佛。”
黄信作为武官,胆识过人。他策马向前,定睛细看,只见林子西边,整齐列阵着三百余小喽啰。这些小喽啰个个身形高大,面容凶悍,头戴红巾,身着铁片皮甲,手执长枪,将黄信一行人围得水泄不通。
为首两名好汉,身披青漆山文甲,威风凛凛。他们各执朴刀一把,横亘于路,阻住了黄信一行人的去路。这二人,正是那锦毛虎燕顺与矮脚虎王英,名声在外,勇猛无双。
黄信一见之下,大惊失色。只见这山匪个个披甲执锐,装备之精良,竟胜过寨兵厢军。且他们阵列整齐,气势如虹,显然训练有素。反观自己这边,人马慌乱,士气低落,两相比较,如何能够取胜?
王英高声喝道:“来往的行人,至此须得止步!留下三千两买路黄金,方可放行!”其声如雷,震得山林回响。
黄信在马上挺身而立,厉声喝止:“尔等休要无礼!我乃镇三山黄信,岂是尔等可轻侮的?”
燕顺闻言,瞪大眼睛,大喝道:“你便是那五虎上将黄忠,到此也需留下三千两买路黄金。若无钱财,休想过去半步!”
黄信解释道:“我乃上司委派,执行公务的都监,岂有买路钱给你们之理?”
那两个好汉闻言,相视而笑,道:“莫说你是上司委派的都监,便是那皇帝老儿赵官家亲自驾临,也需留下三千贯买路钱。若无钱财,便将你这执行公务之人扣下,待你取钱来赎。”
黄信闻言,怒火中烧,大骂道:“强盗们怎敢如此无礼!真当我黄信是泥捏的不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