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再次流放(1 / 2)

加入书签

花荣对着秦明恳切言道:“总管,您率五百兵马而出,现今却一无所剩,如何回州?慕容知府又岂会不追究您的责任?莫如暂且在我这荒山草寨居留些许时日。此地虽简,然至少可保您安身。我等可共同分取金银,着整套衣衫,岂不比受那当官者之气要好得多?”

秦明闻罢,遂走下厅堂,正色道:“我秦明生为大宋之人,死亦为大宋之鬼。朝廷委我兵马总管之职,授我统制使之位,未曾亏待于我。我怎可沦为强盗,背叛朝廷!尔等若欲杀我,便杀了吧,休想我会顺从。”

慕容知府听闻黄信、秦明二将被敌军俘虏,顿时心惊胆颤,连忙下令紧闭城门,并派遣快马,不分昼夜地疾驰,将一封急报和一封家书直接送往京都。不久后,在朝堂之上,风云变幻,争议四起。有人主张立即发兵围剿清风寨,以显示朝廷的威严;有人则主张严惩那些不忠不义之人,以儆效尤。众人各抒己见,但最终未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区区数座山岭,数百里田地,怎能得到朝廷的重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实在是微不足道。至于秦明和黄信,在朝堂之上,节度使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职位,更何况一州的都监呢?这些事实在是不值得一提,怎能引起朝廷的重视?

就这样,十天之后,黄信和秦明终于回到了青州。慕容知府一见到他们,立刻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虽然考虑到他们过去的功绩,但仍判处脊杖三十,刺配到恩州。

两人凄凄惨惨地踏上了流放之路,沿途饱尝了宋室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宋江对使用毒计不屑一顾,如果使用这种卑劣的手段,又怎能有脸面举起义旗呢?天道既然有亏,就让他们先尝尝人间的冷暖。

然而,宋江并不十分看重黄信和秦明这两个人。他认为必须等到他们厌倦了官场的狡诈,才能真正成为战士。这两个人,就先试验一下吧。

恩州府衙都头杨志,接到公文后仔细阅读。他感慨于两人皆是军中英雄,却因贼寇逼迫而不得不被发配至恩州。因此,他对两人非常照顾,不仅亲自嘱咐手下不要打杀威棒,还特意购买酒肉款待他们。

不久后,三人便结拜成了兄弟。在府尹将两人发配到巡检司之后,三人每天都会在杨志家中比试武艺。

这天,操场上,秦明手持重达四十斤的铜棍,使出大泼风棍法与杨志对决。杨志则手持朴刀应战,刀刀精妙,尽展家传刀法。秦明每一招都是一力降十会,气势磅礴。两人激战三十余回合,难分胜负,引得周围众人纷纷喝彩。

然而,此时蓦地传来一阵笑声。来者竟是刚刚抵达恩州巡查的大太监杨戬。他甫一现身,整个操场瞬间鸦雀无声,就连知府亦惊吓得仿若鹌鹑,瑟缩在一旁不敢吭声。杨戬身为六贼之一,权势熏天,深得皇帝恩宠。

“你二人武艺倒是不俗!”杨戬沉声道。

“下官杨志,杨家后人,家传刀法,承蒙天使夸赞。”杨志跪地行礼。

“如此精湛武艺,在此处未免可惜,我有一事需交予你二人去办。大辽遣来使节,这几日将在京都比武。你二人可有信心一战?”杨戬言罢,二人自是应承下来。

杨戬凝视着跪地的二人:“若胜,自当提携你二人,若败,休怪我无情。”

不久之后,辽国派遣使者来到朝廷,杨志、秦明、黄信随同杨戬抵达京都。当天举行了竞技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首局由杨志对阵辽国使者,经过二十回合的激战,杨志一枪将对方挑落马下。第二局,秦明手持狼牙棒,同样在二十回合内打得辽将吐血。第三局,黄信与辽将激战三十回合,双方难分胜负。

辽国使臣的脸色变得阴沉,高俅见状,大声斥责黄信:“不要只是虚晃招式,要全力以赴。”虽然高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由于长期身居高位,对武艺也略知一二。黄信师从秦明,使用的是一柄三十六斤重的阔刃大剑,擅长劈砍,剑长六尺,属于短兵器。辽将则使用丈二长的枪,配合辽马的冲力,黄信逐渐处于下风,不久便败下阵来。

第四局和第五局,宋国连败两场,辽使非常高兴,随高俅一同去饮酒庆祝。皇帝见比试落败,不满地拂袖而去。杨戬冷冷地对着五人说:“你们不是自诩善战吗?为何输了比试!都有罪,全部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杨志等人高呼冤枉,声称并非他们不善战,而是高俅偏袒辽将。然而,没有人理会他们的辩解,他们被押下去,关进了大牢。

更令他们痛心的是,两位败将很快被保释出狱。二人离去时大笑:“你们很会打吗?会打有何用,官场需背景,需后台!”此时,杨志、黄信、秦明三人陷入迷茫。我们为官,真的正确吗?

杨戬本为管理御花园的大太监,花石纲之事乃其一手挑起。如今涉足军务,高俅、童贯岂能容他得逞。朝堂之上,便参奏其为败军之将。

“非是我宋国无良将,实在是当日那些人不堪。那杨志丢失花石纲,本是当斩之人。秦明、黄信败于三山草寇,如何能上阵比试。请官家明察。”

高俅说的是事实,杨戬辩无可辩,于是也不保他们。官家大怒,蔡京借机参了一本。于是三人命运定了下来,刺赔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