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赶赴婚宴(1 / 1)

加入书签

宋江在家中度宿一宵,次日便向老太公辞行,与柳元共乘一车,径往清风寨而去。因清风寨在官府眼中,视为草寇渊薮,而宋江又身为官身,故此行不敢声张,就连郓城雷横、朱仝二人亦未曾相见,恐惊动官府。

然行至半途,却遭拦截。拦路者正是吴用,他领数百人,一字排开,皆披甲执矛,威风凛凛。宋江心中暗思,定是朱贵将其行程泄露于梁山。如此大张旗鼓,阻于官道之上,仿佛生怕官府不知宋江与梁山之瓜葛。

吴用拱手施礼,客气相邀:“兄长,久违了,晁天王有请,望兄长下车,移步梁山一叙。”

宋江朗声答道:“吴学究,吾乃东平府孔目,上山多有不便。他日我等可在山下小酌,今日吾急于赴舍弟喜筵。”

吴用笑道:“兄长之意,吾已心领神会。此事易耳,只消不让兄长久留山寨便是。晁头领久未与兄长相聚,此番正欲与兄长倾吐衷肠。不妨请兄长上山稍坐,叙谈片刻,随即送兄长启程。”

宋江闻言,道:“先生如此执意,定要吾上山矣。”

吴用听出了宋江的不悦,便说道:“兄长若有顾虑,我等暂且退去。稍后在前方的二娘酒肆相见如何?”

宋江朗声答道:“唯有先生最懂我心意。”见前方队伍逐渐散去,宋江驾着马车继续前行。

不一刻,遥见前方林木之畔,临湖傍水处有一酒肆。须臾间,已至酒肆之前。但见这酒肆打扫得甚是干净,内里设有二十副座头,皆是红油所涂之桌凳,颇为雅致。酒肆周遭,一带槛窗,通风透亮,令人心生欢喜。

此酒肆之主,乃孙二娘也。她迎出门外,笑靥如花:“我说今日一早,怎有喜鹊于枝头欢歌。原是公明哥哥驾到,快请里面坐。”

宋江下了马车,递过一瓶麻神草汁液:“偶得一瓶麻药,其效更胜蒙汗药。吾仅留少许,其余皆送予你,想必于你大有裨益。”

“多谢哥哥,晁天王与刘唐哥哥正在里面候你。”孙二娘接过瓶子,向内指了指。

宋江大步流星而入,晁盖起身大笑相迎:“兄弟,许久未见,甚是想念呐!”

“大哥,声音洪亮,观之近日身体应是安好。我家太公承蒙大哥照顾了。”宋江拱手施礼。

晁盖赶忙摆手:“哎,贤弟何出此言。晁盖上无父母,下无儿女,你家亲人便是我的亲人。切莫如此见外。”

宋江深知晁盖仁义,此乃真心之语。遂拉着晁盖坐下:“大哥,近来可好,今日寻小弟所为何事?”

晁盖坐下,缓缓开口:“我自夺取祝家庄后,所得粮草五十万担。三千军马数年吃喝皆无需担忧。只是手中缺少良将,兄弟你呼保义之名威震四方。可否为我寻得几员猛将?”

宋江听后,当即应允:“大哥放心,不出几日我便安排一些好汉上山。定能让你满意。”

晁盖大喜,不住夸赞宋江:“贤弟果真是我的及时雨。”

宋江即刻起身:“大哥,我需急赴清风寨参加我弟弟花荣的婚宴。且我身负公职,久留与你交谈恐遭人诬陷。我不便久留,就此告辞。”

晁盖亦是性情中人,不加勉强,送至门首,便任由宋江离去。宋江一路之上,沉默寡言,心中暗自思量,吴用此人,与那宋国之某些文人无异,满心皆是利欲权谋。论其手段,与黄文炳何曾有二?

宋江连夜驱驰,未几,已至清风寨。众将士严阵以待,列队以迎。宋江甫一下车,花荣便率众人参拜:“哥哥,我等在此恭候宋公明哥哥多时。”

宋江逐一扶起众人,谦逊道:“江湖上谬赞之词,宋江实不敢当。诸位如此厚爱,令宋江惶恐不安。”言罢,又望向花荣,笑道:“吾弟年少有为,今日得遇良缘,宋江心中甚慰。诸位好汉明日婚礼,定要开怀畅饮,将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花荣待宋江与众好汉寒暄过后,悄悄拉至一旁,低声道:“三娘欲拜见兄长。”宋江点头应允:“将车上之物取来,我去见见弟妹。”

花荣取来宋江车上所备之礼,陪同宋江步入正厅。扈家庄三人皆已在此等候。宋江逐一施礼致谢。扈三娘凝视宋江,问道:“你便是那宋公明?为何定要我嫁与花荣?”

宋江微微一笑,答道:“宋江一直欲为贤弟略尽绵薄之力。吾弟乃将门虎子,岂能安于现状?金鳞岂是池中物,他日必成大器。其伴侣亦当非凡。思来想去,京东一路,唯有一丈青之名号,方能与之相配。故而擅自做主,还望弟妹勿怪。”

扈三娘轻笑点头:“看来花荣确是寻得了一位好大哥。”

“弟妹,你二人新婚之际,宋江备有一礼相赠。”言罢,宋江示意花荣将双刀与铠甲呈上。

扈三娘一眼望去,便被深深吸引。她拿起双刀,舞动数下,又轻抚铠甲,试穿比对,难得地开怀大笑:“多谢哥哥,此礼正合我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