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奢华生活(1 / 2)
好了,这一章我们彻头彻尾的谈一谈消费,谈一谈奢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对于穷同学来说仿佛遥不可及,对于部分所谓的富豪来说,也是无法体会到的。我在六七年前开工厂,和台湾人合作很多,那些日子好像台湾所有的富豪都溜到上海来买豪宅了。由于我们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给台湾公司,因此我也就经常能够见识豪宅是怎么样的水准。有一年我去了一个豪富之家参观,进门只有一个电梯开进自己家门,而另外还有一部电梯,是佣人用的,不进主人房,从边门进自己的工作区域。房间里摆满了小叶紫檀的家具,当时没有注意这个紫檀的细分成分,因为小叶紫檀里面还分四种不同的档次。那一年小叶紫檀大概已经涨到40万\/吨,不算贵,后来海南黄花梨炒到过1000万\/吨。但是像他这样随随便便一屋子作为普通家具实用的并不多见。
说起红木,北京人和台湾人中的投资者大都精通,购买很多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大红酸枝一类的红木家具;上海消费者不太了解,买很多白酸枝、鸡翅木,最多也就买一些大红酸枝,很多还是白酸枝染色的,或者草花。这个也不能怪上海消费者不识货,红木这类东西过去皇宫大院用的好东西多,因此民间沾染这个喜好也多。而上海滩属于洋场,讲究实用,红木类的也只是随便用用,没什么好货。到了今天,才有少量的上海投资者和收藏家开始购买海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花梨中以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越南黄花梨油性不足,色干,大板虽多,却不太值钱。而海南黄花梨在岩缝中迎风长大,多小木头,做家具多半为多拼板,没有什么大板,独拼双拼的东西基本没有,如果有,那就是假货。但是随着海黄料子的稀少,越南黄花梨的价格也上来了。大叶紫檀也算珍贵,比大红酸枝略低一点,但比小叶紫檀差很远。此物容易内裂,无牛毛金星,光泽较差。所以,豪富人家,文化底蕴深的,收藏一些硬木家具自用,多半是海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
如果哪一些富豪家里,居然放着宜家家具,收集一些红木家具充满了鸡翅草花一类,你大可鄙视他:暴发户,没品味。好,这样的人让我碰见了。我的一个好朋友作了一些别墅工程,从我工厂进货,没几天说要退货。因为是朋友,我就跟过去看看,此人富甲天下,煤老板是也,家中悍马、法拉利若干。但是此老兄不喜欢我的实木制品,他要用复合产品,就是那种表面是电脑印刷纸,底层是纤维板压成的东西。原因是纹理色泽一致,然也,那玩意是电脑工业印刷的产品,怎么会不一致?这就是暴发户刚刚上岸的表现之一。好的东西都是天然材质的、手工的、讲究技艺和文化底蕴的、有缺陷的产品,而那些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对于富豪阶层的人来说,是无法体现身份的。这是一种虚荣,也是一种身份的体现。那一年接触到瑞士一家名表的公司,他们原来的行销官员是欧洲人,世家子弟,用料讲究。比如说,一款地毯,不超过一个平方米,就要捌万元;一个小桌子,还没一个立方米大,就要数万元,比同样大小的新红木家具还贵。
后来换了一个行销官员,这位老弟是苦出身,十年寒窗,一路打拼到这个位置,力求节约。看到公司用这么贵的东西,只喊:败家子啊。八万元的地毯换成二千元的,数万元的家具换成几千元的。这也就是在中国,在欧洲,这个公司就快要倒闭了。欧洲人吭哧吭哧从14世纪的蛮荒和黑暗中爬出来,历经殖民主义和国际贸易的辉煌、现代工业和商业文明的起源、十数代财富的积累和贵族习气的洗练,经过无数王族的挑剔和捶打;再经过文艺复兴的文化底蕴熏陶,他们的消费观连美国人都自逊一筹。这些鸟人跑进一个奢侈品店里,居然看见贵重的产品被一堆廉价品围绕,你不是侮辱他吗?他怎么可能再过来消费?说起美国和欧洲,从我们出口他们那边的东西来看,你就能了解老欧洲的精细生活和腐朽,以及美国佬的随意和廉价品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廉价商品在美国大行其道的原因。美国人要求便宜,对质量品质和工艺水准的要求要低于欧洲人一大截。所以美国佬也属于刚刚上岸没多久,既不懂奢华产品,也不了解生活品质,同时对民众福利的关心也不到位。但是比我们这边的上岸者要好很多。
、中国佬跑到美国去,一看遍地的美国佬穿着牛仔裤或者大裤衩,一件纯棉的老头衫在街上逛,不由得心生鄙夷:没品味阿,你看我一身的logo。这边一头鳄鱼,那边一批马,上面一个傻大个子在挥杆,手里拎着个咖啡色的LV。其实,美国佬单纯,一根筋没往心里去。你要是跑到和上海一样功利的纽约去,你就惨了。怎么,纽约不是美国吗?咳,纽约是纽约,美国是美国--奥巴马可不能提抗议,老王可不是主张纽约独立,分裂你的祖国。纽约人功利现实冷漠,和上海人有的一拼,天生一对,地上一双,虚荣起来好好交结就是很厉害的意思啦。他们上班一套西装,意大利手制,精致袖扣,印着自己名字缩写的衬衫;休闲时,一身看不到logo品牌标识的休闲服,质地精良,搭配优雅。至于吃,什么俄罗斯黑海的和鱼子酱、意大利的松露、法国奶酪红酒、日本的小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