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煎药之术(1 / 2)
王殊带领张誊大约走了一刻钟左右,一路上二人简单的介绍了下自己。张誊了解到,王殊早在四年前就进入安和坊了,他并没有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医师,只希望能够混口饭吃。
起初王殊进入安和坊完全是因为自己走投无路,恰巧碰到安和坊需要几名搬运工,王殊就奔着管吃这一项去了。后来在库房内颇得总管的赏识,被提拔为送药工。
所谓送药工就是各个医师需要什么药材时,将药材名清单交予下人,然后转交给库房,由指定的人去送药材,这样的人就是送药工。
王殊大约做了两年的送药工,尽管不会治病疗伤,但对于一些常用药材的药性也是颇为熟悉,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杨霄发现王殊很适合钻研,正巧自己身边缺少一位帮手,便将王殊调到自己的门下。此时的王殊才正式成为一名医师学徒。
二人来到一处偌大的院落中,张誊在很远时,就闻到了浓烈近乎刺鼻的药味。甚至还有烧糊的味道!张誊暗自摇摇头,这些药别说发挥全部功效,若能够发挥出一般的效用来,已经是烧高香了。
这个院落中有十几处药炉,有七八个人正各自守着一个药炉,上面砂锅中冒出屡屡白气,面前的人都无精打采的拿着蒲扇,时不时的摇一下,根本达不到控制火候的目的。
王殊选了一处药炉,对张誊说道:
“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去配药。”
说着便朝不远处的一间房屋内走去。张誊看着一旁煎药的人,发现那人蜷着身体,怀里抱着一本书,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砂锅中的药汁已经蒸干了大半,此人还未发现。
张誊走过去拍了那人一下,说道:
“你的药已经快熬干了!”
那人吓了一跳,怀中的书籍也掉了出来,张誊瞄了一眼掉在地上的书,顿时面红耳赤。原本张誊以为在看什么医书之类的,而忘记了煎药。没想到这本书竟然是一本***!
那人慌慌张张的捡起书塞到怀中,面色潮红的怒视着张誊,说道:
“你有病啊,没看见我再煎药吗?”
说着看了一眼砂锅,顿时傻眼了。此时砂锅内已经传出了一股呛鼻子的焦糊味,那人大惊,也不顾砂锅烫手,直接将砂锅端下来。苦着脸看着熬废的药材,一时间不知所措。
那人气恼着小声的骂了几句,怒气冲冲的盯着张誊说道:
“看什么看,没见过煎药的啊!走开!”
说着也不管砂锅,径直离开了。王殊抱着一堆药材走过来问道:
“怎么回事?”
说着嗅了嗅鼻子,皱着眉头看着地上的砂锅说道:
“这种药材都能糊锅?别管他了,咱们去煎药。”
张誊点点头,为王殊取了一口砂锅。王殊将药材放进去,问道:
“你以前煎过药吗?”
说实话,张誊的煎药都是路无念亲手传的,很多手法都是孙家不传的秘法。路无念又经过多年的摸索将这些手法中一些不必要的步骤改良,成为了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当然张誊并不知道自己煎药的手法,他认为所有的医师都会这么熬药。
张誊点点头说道:
“以前有煎过药材,但都是一些伤风、祛火、镇静之类的方子,其他的并没怎么接触过。”
王殊点点头,又往砂锅内加了些水,说道:
“这里有一副治疗痢疾的药材,你来熬吧。”
说着递过来一包黄纸包裹的药材,张誊接过来后。王殊便整理其他的药材,张誊拿着药材,他还不知道对方具体什么症状,仅从这副药很难判断对方是因为什么而导致痢疾的产生。张誊问道:
“王师兄,这患痢疾的病人具体是何种症状?”
王殊一愣,说道:
“痢疾就是痢疾啊,还有其他不一样的症状吗?”
这下轮到张誊愕然,说道:
“痢疾分为数种,有寒、虚、阴等几种。必须确定那一种才能配药,以及辅以适当的煎药方式啊。”
王殊犹豫了一会,说道:
“这药材,是师傅交予我煎熬的。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道,你就直接熬出来就可以了。”
张誊无语,不太理解为何王殊为何这般无知。其实张誊错怪王殊了,以前在小镇上,张誊的煎药方式都是路无念教的,其中很多独到的见解与窍门都是银针医师才有可能接触的。而小镇上患病的人较少,可以用非常复杂的煎药手法来达到近乎完美的药效。
但王殊在虞城,有着十几万的人口,每天寻医求药的人络绎不绝,如果每个人都采用这么复杂的手法来煎熬药材,那煎药者岂不得当场累死。况且这种煎药的手法绝非普通的医师可以掌握,即便是张誊从小就被路无念传授,但现在依旧难以让路无念满意。
王殊看到张誊在观察药材,便摇摇头忙自己的事情。张誊看着药包内数种药材,除了几味主要外,辅药中发现了一枚乌子梅。张誊知道这乌子梅性寒,祛热功效。张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