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改革的理念(一)(2 / 2)

加入书签

,而且绝对可以作为自己行动的参考。但是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便是球迷群体。岳父的一句发动民意,自下而上的促使足球改革的方案,使得李宁商对于球迷的态度越发的重视起来。

关于对两人的选择,目前对于李宁商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最多只要与一方结成同盟,保持台面上平衡的局面便可以了,因为此事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这一层面。李宁商与徐有亮最终的战场还在于高层的决策。

此时,徐有亮早早的便把握了上层的主动权,正如岳父所言,自己最好不要再从上层去动什么脑筋了,自古官官相护,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面子上总是要维持一种友谊的。所以从古到今,官与官斗,总是以背后捅刀子的方式进行。他们追求的是杀人不见血的境界。所以一旦有什么事情决定下来之后,想要人站出来再次反对,除非有巨大的利益,否则是绝对没有人愿意去当这出头鸟的。

而谈到巨大的利益,对于这些人而言,无非两点,第一、是更高的官阶。第二便是名声。胡为国要李宁商发动民意,无非便是要创造一个获取名声的绝好环境。当今的为官者,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然这更多的是一种喊口号的行为,但自打共产党建立了新华夏,人民的意愿,便成为了一项必须要关注的事情。若哪一任干部,将任下的民众搞的怨声载道,那么他的仕途也必定不会长久。

李宁商此时就正在考虑民声的问题。球迷群体对于现在的足协早就极其的不满意了,从国家队、国奥队越踢越丑,冲击世界杯、奥运会屡屡受挫。到华夏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屡屡下滑,亚足联都不拿华夏足球当回事。从大搞功利足球,放弃对青年梯队的培养。到大喊要建设青少年梯队,却依然不往青年梯队投钱。从联赛假球、黑哨屡禁不止,还没比赛,便知道比赛最终的比分如何。到赌球风行整个神州大陆,引无数球迷家破人亡。从选个国家队主帅挑三拣四,浪费备战时间。到选帅结果每每出人预料,总是以足协资金不足的借口,选择一些不知名的主帅执教国字号球队(事实上,足协是不想自己掏钱而已,他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口袋)。球迷们早就想用自己的口水,将足协的办公大楼给淹起来了。

将足协所有领导班子全部清洗掉的想法,李宁商与徐有亮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瞬间将球迷们那已经凉了的心,给重新点燃起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造成最大的新闻效应,将所有球迷的眼光重新拉回到华夏足球的周围。记得有一次,李宁商与几个朋友偷偷跑到一个大排档宵夜,当时正在播放夜间新闻,内里提到欧洲谋国因为赌球风波,所有的足协领导人全部引咎辞职一事。当时便听到隔壁桌以球迷拍着桌子喊道:“瞧瞧人家,这才是真正的搞事业。我们国家足球都这么乱了,也从没见过一个人,为此下过台。不能比啊。”当时李宁商便为华夏足协从来没有问责制这一说法,而感到恼火。

所以李宁商认为,华夏足球要改革,必定是要自上而下的进行。华夏足协必须成为改革的先行者,而作为过去足球的掌门人,这些个领导,亦必须让出自己的位子。

露出赞许的笑容,李宁商向孙涛笑了笑。随即他又将目光转向了王昆鹏,问:“徐有亮那边最近有什么动作。我听说他现在不在北京。”

“明天便回来了。”王昆鹏答道。“我们的人从民航管理处那查到,他已经定了明天早上返回北京的机票。同行的还有他的集团顾问梁庆生。”

李宁商清楚,对于无关紧要的人,王昆鹏必是不会点出对方的姓名的,他立刻问道:“这梁庆生是个什么人物?”

“梁庆生是徐有亮岳父刘老亲自出面,为徐有亮聘请到的顾问。其在退休前,曾在中央办公厅工作了数十年,每每国家领导班子换届,他都没有受到影响,可谓政坛的一颗不老松了。一周前,徐有亮将自己所有的智囊,都喊到了青岛,处于半度假,半处理公务的状态。不过就在您回国的消息传出后的第二天,徐有亮立刻就将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开了个会。他自己更是订了明天的机票,返回北京。”

“多找些私家侦探,我要清楚的了解到徐有亮回北京后的一举一动,见过什么人,谈了些什么事情,若有可能,最好连他的电话也给我监听起来。我需要每隔两小时,便收到一份关于他的行踪报告。”对于徐有亮之前所做的工作,李宁商从这段时间国内传到多特蒙德的报告,及与胡为国的对话中,了解的非常详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徐有亮在预计到自己会动手之后,将有些什么样的举动。他需要针对徐有亮的举动,不断的修正自己的策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