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沈晞宁晕倒(1 / 2)

加入书签

皇上起身,在宫殿中焦躁地来回踱步,心中思绪如乱麻般交织。他不断回想着刺杀发生时那混乱不堪的场景,神情是可见的害怕。

可他还是嘴硬道:“哼,竟敢在朕的生辰宴上动手,这无疑是对朕至高无上权威的公然挑衅!”他咬牙切齿,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

随即,皇上紧急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前来乾清宫共商对策。

大臣们个个神色凝重,如临大敌,谁也不敢轻易率先发言。

皇上的目光定格在宰相身上,“宰相,对于此事,你有何高见?”

宰相微微躬身,谨小慎微地说道:“陛下,此次刺杀绝非偶然之举,定与前不久的那个刺客有关。背后或许牵扯着错综复杂的势力和深不可测的阴谋。臣以为应当从宫廷内外全面仔细排查,不放过任何细微的蛛丝马迹。”

“前不久的刺客可有消息。”皇帝注视着几人。

几人擦了擦额间的冷汗,沈侍卿站了出来,禀皇上:“那刺客武功了得,远在禁卫军之上,追踪时损失了不少人。目前还未有任何消息。”

“混账,朕要你们何用。”

“皇上息怒。”几人连忙跪地俯身,异口同声道。

皇上目光又转向将军,“将军,宫廷的防卫之责就交予你,必须加强戒备,确保此类事件永不再发生!”

将军抱拳郑重领命,“陛下放心,末将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力保宫廷周全!”

整个宫廷都被一片紧张压抑的氛围所笼罩,所有人都清楚,皇上这次是真正动了雷霆之怒,一场规模空前的清查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终于,宴会在一片混乱中草草结束,沈晞宁回到沈府。

自那日起,她便感觉身体越发沉重。起初,只是时常犯困,怎么也睡不醒。

她以为只是宴会劳顿所致,并未在意。

可渐渐地,她开始偶尔流鼻血,精神也愈发萎靡。

府中的郎中瞧了多次,却始终找不出确切的病因。

她知道,是系统说的代价开始了。

这日,沈晞宁正坐在窗前看书,突然一阵眩晕袭来,眼前一黑,便失去了意识,整个人晕倒在地。

丫鬟们惊慌失措,赶忙将她扶到床上。

沈府陷入一片慌乱。

在那月影朦胧的夜晚,数名奉命行事之人匆匆返回府邸,他们肩负着全力追查究竟是谁胆敢在皇帝寿宴之上实施刺杀这一艰巨使命。

然而,他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只因为沈清衍行事之缜密,堪称滴水不漏,毫无破绽可寻。

未完成刺杀的沈清衍,宛如暗夜中的幽灵,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别苑。

他修长挺拔的身影在月色的轻抚下更显峻峭,那一身黑色的夜行衣仿佛是暗夜的一部分,完美地融入其中,难以分辨。

踏入房间的瞬间,他手法娴熟且迅速地褪去那隐匿身形的夜行衣,里面月白色的长衫轻轻摇曳,若隐若现。

他剑眉似墨染,星目炯炯有神,鼻梁挺直如峰脊,薄唇紧紧抿成一线,冷峻的面庞毫无多余的表情波动,却难掩从骨子里透出的与生俱来的英气与不凡。

他缓缓在桌前落座,举止优雅地为自己斟上一杯香茗,轻抿一口,回想着在寿宴中那扣人心弦的瞬间,‘就差一点,他就可以为父母报仇了,该死。’

沈清衍修长且有力的手指,此刻正轻轻而有节奏地叩打着桌面,那声音沉稳而富有规律。

他的心思缜密,思考着此次行动成功之后必然引发的巨大波澜,深知皇帝定会竭尽全力追查真相,要想在行动,只怕难上加难。

恰在此时,暗一如疾风般匆忙赶来。“主子,一切皆依照计划顺利推进,未曾留下哪怕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

沈清衍微微颔首,薄唇轻启,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令人敬畏的威严:“好”

此时的沈清衍,在摇曳的烛光映照下,面容愈发棱角分明,犹如被精心雕琢的塑像,那犹如刀削斧凿般的脸部轮廓在光影的交织中显得愈发深邃神秘。

他的目光深邃幽远,仿佛能够穿透这浓稠如墨的重重暗夜,预见未来变幻莫测的局势。

窗台被人打开,墨风一脸急色:“主子,沈小姐突然昏倒。”

沈清衍闻此消息,原本波澜不惊的心湖骤然掀起惊涛骇浪,平素里冷静沉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面容,在这一刻瞬间被慌乱所占据。

他身形如风,匆忙朝着沈晞宁的住处飞奔而去,动作之快,竟未让任何人察觉到他的踪迹。

他急切地吩咐墨风将暗九速速带来为沈晞宁诊脉。

当他心急如焚地踏入房间,一眼便看到沈晞宁静静地躺在床上,那一瞬间,他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揪紧。

她的脸色苍白得如同寒冬的初雪,原本娇艳欲滴、红润迷人的嘴唇此刻毫无血色,甚至微微干裂,透出几分令人心疼的脆弱。

她那浓密而修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宛如月牙般的阴影,安静得如同被秋风吹落的蝶翅,失去了往日的灵动与活力。

光洁的额头上渗出细密如珠的汗珠,几缕凌乱的发丝随意地贴在上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