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玉葬金尸(2 / 2)

加入书签

了的地方别走。”

也不知他们听见没有。

棺井上面,菜头揪住铁王爷算账:“老王八蛋,你刚才推我做什么,是不是故意害人。”

铁王爷的声音沙哑:“放屁,你简直狗咬吕洞宾。我是看你拉不住了,过来帮你,谁知道你突然撒手了。”

“丫的,明明是你推了菜爷一把,绳子这才松手。你这臭皮蛋,充什么咸鸭蛋。”

“行了,快看看白泽有没有事。”

青八子制止了他们两人的争吵,先踩着我规划好的台阶下到棺井深处。

由于老饼头还没苏醒,菜头和铁王爷相继下来,我们四个人站在那具玲珑的玉棺前。

手电照过去,玉棺美轮美奂,宛若天空皓月,又如天河净水,不带丝毫杂质。

我那时候还没缓过劲,干呕不断,把血水咳出来,胸口的压迫感才好受些,不过大脑很乱。

青八子和菜头左右搀住我。

附近陪葬的珠宝太多,我们几乎是踩在黄金和玛瑙上,站在玉棺前被震撼到。

两米多宽的玉棺,仅是入殓天子尸骸的外椁。

可能是浊河地气浑浊,玉棺的色泽,有种雾蒙蒙不太清晰的层次。

等铁王爷迫不及待把棺盖推开。发现玉棺的内层,被很多灰白色的薄膜覆盖。

薄膜有人的形状,一层层贴在外椁和内椁的空隙间。

内椁,是贴了金箔的楠木棺,用以吸附地下浑浊的地气和湿气,以免破坏墓主的金身。

菜头纳闷:“这些皮是干什么的,早期的貂皮大衣?”

我费力的睁开眼睛,要不是青八子扶着,早站不稳,拉住菜头:“别去碰,那不是皮大衣,是殉葬奴隶的人皮。贴在内椁上,浇了松油,用来隔绝空气的。”

“啥?周穆王口味这么重,到底杀了多少人殉葬。”

想想神道两侧的文武百官,还有神坛上拷着脚链的白骨,这陵墓怨气冲天,太邪门了。

我的大脑还很迟钝,舌头发麻:“可能是西北地区的俘虏,不是中原人。”

也许是光线问题。贴在外椁和内椁的人皮,腰部以下,有些扭曲畸形。

给人的感觉,这些扒下来的皮,没有腿。也就是人两腿并拢的站立,这样的话,他们要行走,除非是跳,或者像蛇在地上爬。

难道这就是伏羲氏的遗民?

铁王爷怕人皮有毒,用匕首切下来,把贴金的楠木棺打开。

棺材很重,想推开,需要九牛二虎的力气。青八子扶着我,没去帮忙,很淡然的充当观众。

金箔楠木椁里面,是一具阴沉木化石外棺。

根据春秋时期的典籍记载。

周天子,用二椁五棺下葬。也就是说,这棺材,里里外外

有五层之多。

外面是玉棺、金箔楠木棺、化石棺。

化石棺里面,出现一具大漆涂抹,以黑红黄为主色,描绘人鬼神三界的漆棺。

漆棺上的颜色非常清晰,保存完整,大都是些鬼神的角色,或腾云驾雾,或劈山填海。

有仙女白鹤,指引一个头戴冕旒的中年人,从地面飞向仙界。

下方还有文武群臣叩首,内容大都和升仙有关。

彩色大漆的纹路瑰怪绚丽,历千年不腐不旧,其中还有很多龙图腾,看起来比较邪恶。

棺盖的上方,有几十个指甲盖大的文字,叙述墓主人的生平。

铁王爷先过去研究,趴在大漆棺上,老眼浑浊:“这种文字,真是闻所未闻,也许比甲骨文还要早。”

“吹牛。西周嘛,肯定用大篆或者金文。一个字,在不同时期,有十几种写法。”

菜头不忘阴阳怪气的讽刺铁王爷。

铁王爷懒得和他置气:“绝对不是西周的文字,你看其中的笔画,是从右往上书写的。这种写法,只有早期的甲骨文会用到。”

“是不是古彝文?”

认识古彝文的业余专家老饼头,还在神坛上面昏迷。

惜字如金的青八子说话了:“比古彝文还早,是锺文。”

“原来是锺文!奇怪,墓主人的棺椁上,为何会用锺文书写。”铁王爷想到什么,脸色有些不佳。

棺井下面的时空很灰暗。

即使脚下的宝石,能折射各式各样的光线,还是不免让人心慌。

毕竟,王陵神道的尽头,是幽冥大门的起始。这里本来就不是活人该出现的。

“锺文是什么。”我还是头回听说这个词。

青八子解释道:“是燧人氏时期出现的,与陶符使用的时间相当。存在年代很短,范围不大,是祭祀时,专门写给神看的,一般会刻在给神祭祀的礼物,或者直接烙在人殉的身上。”

这话让人毛骨悚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