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高八爷秘史(2 / 2)
来当铺,非要典当,扬言不给钱便要闹事。
高护国乐呵呵用十两白银,把那块老城砖收了过来。地痞拿了钱扬长而去,附近的师兄弟埋怨他破了财,要挨老板教训。
谁知高护国乐呵呵一笑,从厨房挑了把菜刀,顺着砖头边切开。
砖头竟是空的,里面藏着七八枚贡钱。
所谓贡钱,是旧时工匠献给皇帝铸造的特殊钱币,多用黄金玛瑙雕琢。
砖头里藏着的七八个贡钱,便是象牙雕好后镶的砗榘,后来卖了十来根筷子粗细的金条,高八爷因此
扬名。
还有回,有个老学究打扮的儒生,抱着二尺高矮的青花大罐到了柜台前。
几个朝奉敲敲打打摸了半天,判断是永乐朝的真货。
偏偏高八爷摇摇头,从旁边抄起砚台,眼睛不眨将那瓷瓶砸得稀碎。
二尺高矮的圆肚瘦颈永乐青花,至少合白银五千两。老儒生动了肝火,撸起拳头要找高护国拼命。
高护国不慌不忙,从碎片里捡了捡,挑出两块丢在对方脸上。
原来大瓷瓶的内口,居然有个古篆字的“泉”标记。若非把瓶子砸烂,任凭你怎么看,也是瞧不见那个死角的。
康熙年间,南方出了个仿青花的高手,叫徐德泉。
经徐德泉烧好的青花,略拿茶水泡一泡做旧,便可拿到当铺充当元明两朝的官窑珍品。
靠这门手艺,徐德泉做了八十多个仿品,骗走金陵十二家当铺共五十多万两的银票。
后来事情闹大,十二家当铺联名,告到了两江总督处。
从那时起,南方的当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收货要防家中贼,青花必定瓶口擦。
意思是说,当铺的东西,遇见小孩拿来的货物不收,怕小孩是偷的大人家里的财物,以免惹来麻烦。
此外,凡遇见典当青花大瓷瓶的,朝奉会在瓶口用锥子打个眼,拿西洋镜观察,看看里面有没有“泉”字记号。
万庆当铺,是五大当铺之一,六七个老朝奉,哪个不是南来北往几十年阅历。
除了高八爷,全部打了眼。而高八爷鉴定这以假乱真的青花,居然不用打孔,只是用手摸了两下便知真假,可见其水平之高。
瓷器是老学究花了二千两银子,倾家荡产买的。
发现是假货,老学究半口气没提上来,当场翻白眼吐血死了。
这是人命官司,高护国心气傲,惹得同行嫉妒,因此招了灾。
当
铺里几位朝奉见他摊上事,心里暗暗叫好,撺掇老学究家人讹诈高护国,把他弄得倾家荡产,赶出了天津卫。
高护国落魄时,收了两个学徒。
一个是老爷子,一个是洪天康。
“嘶,大伯,照你说的,老爷子和洪天康,都是高护国的徒弟,那这人未免太神了点吧。”
对于高护国的传闻,大多有夸张之处。
要是跑到唐城地区打听,在高护国的老家,勉强有几个老人记得他的名字。
可你要说他的事迹,包括鉴宝断命的成就,基本就说不上来了。
这种人物,入不得正史,通常被夸张了加在游侠小说里,要考究起来很困难。
“你小子,问题还真多。告诉你吧,老爷子和洪天康,确实都拜了高护国为师。而高护国之所以离开当铺,是因为他当时破译了一份人皮卷轴。”
高护国师从玉祖仙。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老爷子和洪天康。
“人皮卷轴?”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在纸没有普及前,文字大多写在陶器,龟甲上面,还有些刻于岩壁上保存。
某些王公贵族,把奴隶脊背上的皮扒下来,放在药水里泡三年,硝制好了以后晒干。
体积小,便于隐藏,而且不怕火烧水浸,算是比较有邪性的陪葬冥器。
“是的,那份人皮卷轴,是用锺文写出来的,可能是先秦时期,战国某个魏国史官记录的一份远古秘史。说是传说,其实就是远古的史书,不过正史是不承认的。上面的东西,大多光怪陆离,没有根据。”
“上面怎么说的?”我来了兴趣。有机会,必须和青八子学学锺文。
“人皮卷轴是几个土夫子掏出来的。送到当铺的时候,都卷了。高护国拿陈酿老醋泡了几个时辰,才把卷轴摊开。上面说,西周穆王,曾获得一个天大的秘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