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玉祖仙传(2 / 2)

加入书签

是个好吃懒做,贪财贪色的无赖。

他见白月妹经营狼兵数千,且在当地拥有极高威望和家底,便动了歪心,想占为己有。

为此,他写了一封血书,密报朝廷。

诬陷白月妹和数千狼兵图谋不轨,意图造反。

在外,他勾结外国人,再次对广西之地施压。

白月妹率着亲信巡查岗哨,刘顺儿便把她的行踪,秘密传给记恨冯子材的外国人。

外国人组织火枪队,袭击白月妹。

幸好那晚山中起了大雾。白月妹死里逃生,手下弟兄全部惨死。

逃回大本营时,刘顺儿秘密打开寨门,放洋鬼子进来抢掠。

冯子材留下来镇守桂州的家底,便全

部破产。白月妹等人,也被朝廷定为钦犯,遭大肆追捕。

其中最为受益的,自然是勾结外敌,吃里扒外的刘顺儿。

他抢走了发给狼兵的军费,和大批乡民的珠宝,逃到沿海过上了富家翁的生活。

而狼兵彻底被清廷和外国人覆灭。白月妹在一众兄弟的保护下,到处流亡。

最后,他们选择入巴蜀避难。靠以前的江湖威望恢复实力,成为袍哥中,最有势力的一支。

刘顺儿隐姓埋名,不知去向。

白月妹曾发下毒誓,此生必用刘顺儿的头颅,血祭屈死的袍泽。

凡能杀死刘顺儿的,她愿下嫁对方,从此做牛做马。

可惜十余年下来。刘顺儿躲藏得极好,天大地大,人海茫茫,也不知何时能报仇雪恨!

袍哥组织在嘉庆年间,便有了雏形。

早期,是以反清复明,保护乡民不受官府压榨为口号。

后来白月妹带着几个狼兵兄弟入川,到了易守难攻的庆云山安身立命。

他们加入到袍哥队伍中。

因为白月妹统过军,打过外国人,因此在巴蜀之地,备受推崇。

稳坐义字头交椅,无人敢小觑。

白月妹按管理狼兵的方式,整合巴蜀地区一盘散沙的袍哥势力。

不出年,袍哥就发展成能和青帮、洪门并存的民间组织。

又逢清帝退位,军阀割据。巴蜀之地,袍哥自成一派。外面军阀打得翻江倒海,巴蜀之地倒是能勉强维持安宁。

十万带枪袍哥,把庆云山当做祖山,尊白月妹为老娘娘。

门下,有清水袍哥、浑水袍哥之别。

清水袍哥,行侠仗义,不打家劫舍,也不轻易杀人夺命。遵义字名,每年春日,到庆云山拜码头,见老姑奶奶。

浑水袍哥,涉及到很多脏活。

比如抢劫,绑票,勒索,总之是杀头买卖,而且是亡命之徒。

这伙

人,也服白月妹管,只是交情不多,大部分在军阀门下效力。

当时玉祖仙,欲发吴王墓,救济南方灾民。

其中,就要借助白月妹在江湖上的威望,以免被军阀趁火打劫。

当时的军阀,大部分也是袍哥、青帮、洪门子弟。虽然走的是浑水袍哥的路子,却也不会随便破坏江湖规矩。

江湖,一是规矩大,二是人情重。

要借白月妹的威望和手下的势力,玉祖仙必须拿出些诚意,单枪匹马的,到庆云山拜码头!

等他到了庆云山下,牵着马在四处走了走。

遇客栈,他不歇。见茶馆,他不停。

走了好几圈,在街尾一家门可罗雀的店铺前,玉祖仙方才停住脚步。

那个店铺,门口两条破板凳,墙壁被烟火熏得黑漆漆,又脏又乱,连个名字都没有。

但那个店铺前的门楣上,挂着三面赤色大旗。

大旗上,绘了北斗七星,还沾着很多茶叶沫子。

说实话,如果不是刻意去找,这家没有名字的破烂店铺,大隐隐于市,根本不会被轻易关注。

而且即使你走到门口。

看见里面脏乱差,连个人和烟火都没有,恐怕黑店都比这讲究。

玉祖仙笑了,拴上马,拍拍身上的尘土进去。

他在庆云山脚下,转了这么多圈,就是要找白月妹安插在山下的秘密堂口!

闯荡江湖,靠的不是武艺,是规矩。

比如说交朋友吧。

玉祖仙是来拜山的,这个拜山,不是说你直接爬到庆云山顶,像旅游那样,刻个到此一游就可以了。

拜山是有很多的规矩,而且非常凶险。

一个不好,丢了性命是常事。但如果做得好,说不定可以和当地的瓢把子,成为莫逆之交,这就是江湖的人情世故。

任何帮派,在大本营附近,都有联系的秘密堂口,以做生意的店铺为幌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