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文武茶饮(2 / 2)

加入书签

是白月妹指挥他,他哪里敢做白月妹的主!

“你真的要见大当家的?”老幺十分不爽:“大当家不好说话,小心鸡飞蛋打。”

“请通报吧。”

三关已过,无论是规矩还是人情,玉祖仙都成为庆云山的贵客。

因此老幺也不便发火,只好命人看着玉祖仙,他到后山去见白月妹。

半个时辰后。

七八个双臂挥动有力,步伐沉稳的水旱哥从后山下来,请玉祖仙上庆云山顶的玄堂议事。

玄堂,是整个庆云山建筑最宏大,规模等级最高的地方。

巴蜀十万袍哥,以这辈子能上玄堂一次,为毕生荣耀。

门口十八根金丝楠木为房梁门柱,内外三道大铁门槛。左设青龙,右按白虎。

堂之内,悬挂关圣帝君画像,是为忠义无双。

帝君画像的下面,是庆云山头把交椅。白月妹坐在上面,身前垂下珠帘分开,老幺站在她侧手边,忠心耿耿的护卫着。

在玄堂两侧,左右各有九把交椅,是三山五岳,在巴蜀地区,掌管各口袍哥的堂主。

庆云山全盛时候,十八位堂主恭恭敬敬奉白月妹为主,以江湖道义为尊。

堂外,有九百水旱哥荷枪实弹,随时待命,规模不可谓不大。

然而自从军阀混战,年年灾荒。清水袍哥越来越少,浑水袍哥越来越多。

再加上白月妹不愿意把负担分给百姓,庆云山的开支,愈发入不敷出。

越是乱世,江湖上的规矩和人情越不值钱。

再加上赵参军一阵上蹿下跳,笼络了很多对庆云山虎视眈眈的军阀。

到玉祖仙上庆云山拜山时,白月妹和她手下,仅是表面风光。外强中干,庆云山没有当年的威名赫赫。

可以说,是到了内忧外患的生死存亡时刻。

玄堂内,白月妹座下,只剩个走不动道的老堂主,昏聩的坐在椅子上打盹。

那些老堂主,脸颊全是皱纹叠加,灰黄的皮肤一股子酱色,显得死气沉沉。外面的枪炮,也许多年没有修缮。

其实当时的庆云山,是相当危急的。

不然老幺不会如此排。外。

即使玄堂内死气沉沉,庆云山随时可能瓦解。白月妹依然神采奕奕,一股子英武之气不输男儿。

见她浑身红衣劲装,青丝盘在头顶,编了个英雄髻。玉手按在两侧花梨的龙头上,气度俨然。

略作咳嗽声,个打盹的老堂主,皆正襟危坐,不敢再有懈怠的意思。

白月妹一挑柳叶秀眉,语气沉稳有力,看着身侧的老幺:“幺子,搭个请字。”

老幺走出两步,挑起大拇哥朗朗吆喝道:“水旱哥儿们

,大当家有请!”

玉祖仙应了声,缓缓走入玄堂中,朝四周拱手,脸上略显错愕。

他当时,虽然知道庆云山日子不好过,但没想到,玄堂内会如此破败,年轻的堂主大部分都散伙了。

见玉祖仙错愕的模样,白月妹丝毫不受影响,清冷道:“哥儿从哪来?”

玉祖仙回过神,左手按住右手手腕,挑起拇指道:“武当山上香一炷,洞庭湖前水一瓢。过了青云山,翻身入西京,来见大当家。”

玄堂内极为郑重,白月妹问玉祖仙的来历,玉祖仙用隐语回答。

民间三百六十行,有内八行、外八行之说。

三百六十行,倒斗为王。倒斗,属盗门。此外,与盗门并列的,是千门和义门。

行走江湖,无论僧道侠客,皆属这三门子弟。

因为起源和规矩的不同,三门之中,又衍生了外八行和内八行之说。

不属于士农工商,大都是些贱业。

外八行,指的是“蜂麻燕雀,兰花葛荣”。

内八行,是为“金评彩挂,皮团调柳”。

白月妹问玉祖仙从哪来。玉祖仙回答,说武当山上香一炷,洞庭湖前水一瓢。

意思是自己南来北往,没有固定职业,是靠盗门发财。

后面的西京,乃是指关中的洛阳盆地。

汉唐数十代帝王,千余年江山基业,大都在洛阳盆地勘定都城,是为龙脉之首,天下之祖。

因西京是汉唐时的国都,陪葬极多,古墓数不胜数。

玉祖仙的意思,是说他从秦地来,刚去了洛阳勘探古墓,靠倒斗发财。

“幺子,看座。”白月妹气息不变,又稳稳说道。

玉祖仙稍稍打量片刻,从珠帘的缝隙窥视白月妹的模样。白月妹感觉到了,美眸一瞪,玉祖仙不敢再看。

虽然隔着一道珠帘,玉祖仙仍然觉得,这位庆云山大当家,是万中无一的美人坯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