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南探阖闾墓(2 / 2)
侯。吴王阖闾,是一时征伐楚国,威震南方的霸主。
五霸之一,就有阖闾,可见当时吴国的国力,是何等强盛。
三人决意发阖闾墓,救济南方灾民,在乱世中安身立命。
故而三人歃血为盟,立下誓言,共富贵,共生死,同去墓中探宝,不成功便成仁!
结拜之后,海长青迫不及待问道:“哥儿,你说的那个吴王阖闾墓,陪葬的东西比关外的满清祖陵如何?”
“是啊,我们对阖闾墓不甚了解,即使到了江浙,该怎么寻找?”白月妹同样问道。
地点是玉祖仙定的,二人自然要问他。
玉祖仙道:“先秦墓中,多出神器,岂是金银能够衡量。那阖闾墓
中,珍宝如山,剑器成海,不过凶险异常。几千年下来,无人能找到墓门,进入地宫。”
“你仔细说说。”海长青来了兴趣,想趁着阖闾墓的机会,建功立业,重出江湖。
看二人兴趣很大,玉祖仙不厌其烦的说:“吴王阖闾这人,是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君王。那阖闾墓中最值钱的,自然是那把冠绝春秋的鱼肠剑!”
此剑,乃春秋第一剑。后世的秦始皇,汉武帝等,均想寻找阖闾墓地宫入口,将此剑盗出陪葬自己帝陵。
相传鱼肠剑仅一尺长短,剑身犹如鱼肠环绕的纹路,以青金和天外陨铁,欧冶子在洛阿之水锻十年才成器。
历代史家,对这把剑颇为推崇。
专诸刺王僚,便是以鱼肠剑藏在鱼腹之中,于宴会上突然拔出,刺死王僚。
史记上说,王僚为了防止阖闾派人行刺自己,当时身边有五十死士左右护卫,他身上穿了三层宝甲护住前心。
专诸伪装成厨子,端着鱼生跪坐王僚面前。
王僚一抬头,便见专诸怒目圆睁,大吼声,一道青光从鱼腹中泻出,惊杀鬼神,霎时拥风云齐变,寒芒瞬息即至!
不等旁边五十死士反应。专诸手持鱼肠剑,以长虹贯日之势,直刺王僚前心。
三层宝甲,在剑锋之下脆若纸糊。专诸挥手直刺,剑端穿透王僚前心,血喷如泉,连后背的宝甲都被一齐撕碎!
鱼肠剑因此成名。
暗杀王僚后,吴王阖闾继位,用黄金的盒子收藏了鱼肠剑,死后跟着他陪葬。
越绝书上说:阖闾墓置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凫雁。剑池三千,广六十步,天下名剑皆是。王光身覆玉甲而帝礼,天子九鼎入穴乃葬于山。
这句话是说,吴王阖闾死后,棺材用三层青铜铸入其中,埋在水银池里防止被盗。
并陪葬了无数黄金珠玉和孔雀,耗尽了府库。地
宫中有个剑池,鱼肠剑和三千把青铜名剑,就沉在剑池中一同陪葬。
阖闾的尸体,永恒不腐,像帝颛顼那样,珥两黄蛇,身披玉甲,睡在其中,并且以天子的九鼎一同入穴。
说起来,吴王阖闾是有些倒霉的。
他当年攻打越王勾践,马上要打赢了。结果越王勾践耍阴的,派了几百个死士,当着吴王阖闾和吴国军队的面自杀。
阖闾被吓得魂飞魄散,混战中被砍断脚趾,得破伤风病死。
吴王阖闾的儿子,就是夫差。
考虑到老爹死得憋屈,夫差即位后,发民夫十万,用大象和水车运送土石,修建阖闾墓给他老爹风光大葬。
传说阖闾墓埋在一个叫虎蹲丘的地方。
虎蹲丘下,有方水池,据说便是地宫的剑池所在。
潜入剑池的人,过一会水下就会涌出血水和残破的尸块,被刀剑砍得稀烂,传为地宫厉鬼镇守陵墓,入剑池者必遭天谴。
眼下江浙大旱,南方军队又都去了前线北伐,正是发墓取金的好时候!
玉祖仙对白月妹和海长青说了阖闾墓的诸多异事,二人不禁浮想联翩,忍不住想象尘封两千余年的春秋王墓,到底藏着多少瑰怪秘密。
老幺安排好船只,四人在一月后,堪堪抵达江浙腹地。
骑在毛驴上,四人打扮成进山采药的商贾,沿途边走边打听阖闾墓的方位。
虎蹲丘,据说就是阖闾墓的封土堆。
当地人告诉他们。虎蹲丘,其实是一块高出原始森林的丘陵。
在虎蹲丘的四方,有延绵近百里的莽林。里面毒虫滋生,野兽横行,几乎无人敢深入。
而要去虎蹲丘,那片四面八方生长开的莽林,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
南方多瘴气。莽林中,除了高大的树木林灌,下面全是腐蚀的烂泥地,辎重和车马根本进不去。
倘若徒步行走。
穿过崎岖无路的原始丛林,至少要五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