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生死十分钟(2 / 2)
空,方便用来输送水分,相当于简易的吸管。
南风取下一根,插在吹气的口上,用手掌攥紧,拿拇指按住吸管的口。
人需要呼吸的时候,就把拇指松开,将叶管咬在嘴里就行。
他游到湖边,潜下去尝试,还真的可以呼吸,就是空气带着股虾类的腥臭味。
等他浮起来,我好奇道:“你怎么懂这些东西,居然晓得虾皮的内膜可以吹气。”
“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用鱼皮,效果更好。沿海的渔民,几十年前,还有用海洋生物的皮来缝制衣服。那些生物要抗衡强大的水压,外壳内侧,一般都有这种肉色的薄膜,用来
隔绝压力。往里面吹气,可以当气囊用几次。”
奇虾有课桌大小。
吹胀的虾皮,有半人高。
里面空气,大概可以呼吸两分钟左右。
如果我们每个人,携带三个到四个,那么在水下待十分钟,理论上是可行的。
水下环境极为复杂。
换气之时,一旦出现失误,可能直接呛死在海眼里,非常冒险。
不管怎样,这至少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我们砍了很多蕨类植物,用卷曲的根茎作木筏,防止奇虾再把船掀翻。
肉皮从奇虾身上取下来,十分钟内会变硬,消失弹性。因此时间必须把握得很好,我们开始分工合作。
南风用结实的木筏,拿手电到湖泊中心,用强光吸引休眠的奇虾捕食。
把千金剑绑在登山棍上,当鱼叉,尽量多捕捉些奇虾。为了保证虾皮的完整,最好是抓活的。
另外,由于水下不能用电筒,我们需要提前确定海眼的方位,以及下水的顺序。
我用剪刀,把那些叶片剪出几个脚蹼。等南风抓到奇虾丢过来,从脊背处切断奇虾的中枢神经,把虾皮用刀锋完整割下来,吹胀之后用绳子封死。
下水的时候,我们都要带着吸管。
等肺部的氧气耗尽,就用手掌包住吸管的末端,戳到皮囊里呼吸,和用吸管喝饮料差不多。
刚开始,换气的时候容易被水呛到。
尝试十几次,人就熟练,能有条不紊的更换气囊,让自己长时间潜在水下。
等我们正式决定下水,是第二天的中午。
这期间,经过很多商榷,我尽量说服自己,也说服他们。
每人携带四个皮囊。这是极限,再多的话,人就会漂起来,即使有脚蹼,也潜不下去,四个是底线了。
我有潜水的经历,拿四个皮囊下水试过,大概十分钟绰绰有余。
王正有手表,他打头阵。约定好,下水六分
钟的时候,他提醒一次,八分钟的时候,再提醒一次。
我们时间有限,没有潜水设备的情况下,八分钟的时候必须往回撤出来。
也就是说,八分钟无法通过海眼,所有准备功亏一篑!
有时候想太多,未必是好事。这个计划,我在大脑里构思了无数遍,真正下水的时候,又觉得相当平淡。
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死去活来。用普通点的说法,就是操x。
有时候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不出门还好,一出门粽子妖怪满天飞,偏偏都很符合科学常识。
王正在最前面下水,我居中,南风殿后。
不敢开手电,怕惊醒休眠的奇虾。我们按照事先定好的方位,开始往下潜。
刚开始,水下清澈,浅蓝的波纹和金色的涟漪交相辉映,叠在一起产生绚丽的色彩。后来到了深水区,光线急剧收敛。
仅是瞬息之间,黑暗吸收了所有事物,眼前灰蒙蒙,就只剩模糊的光影。
王正在最前面,他的手表有夜光功能,稍微能给我和南风指明方位。南风有时候会推我,让我速度快点。
有他催促,我才觉得自己没被遗弃在世界之外。
人在水下,耳边根本没有声音。一瞬间的空寂和孤独,在心里油然而生,超过任何恐怖色彩,心跳得厉害。
我不知道自己用什么样的勇气去面对。
到后面,缺氧带来的窒息,令思维渐渐麻木,就没有功夫想太多。
大概一分多钟,我借着王正手上的夜光,大致看清身下,真的有个圆形的洞口。
是从里面塌陷进去的,深不可测。
洞口边缘,水草浮动摇摆形同鬼手,还有些白色的东西,不知是不是骨殖之类。
没时间磨蹭,王正率先钻了进去。南风在后面推着我,示意附近的奇虾醒了,我便硬着头皮往里游。
水下阻力大,制作的简易脚蹼有些碍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