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约定(2 / 2)
风轻云淡,好像早就知道安排好了的结局。
这让我很不舒服,有种隐忧,便赶紧岔开话题。
“好。”
“那我们就约定好了,一起活到八十岁,然后去八大胡同感受老燕京民俗文化的熏陶。”
我是头回和人开这种玩笑。
差点死了一次后,人就觉得特别遗憾。
像什么八大胡同,这种文化底
蕴特别浓厚的地方,没去过就死了,算夭折。
青八子扶着我,先过去,到雨棚躲雨。
暴风雨再次降临这片海域。配合呜呜的风声,叱咤的雷电,我们这边的气氛跌到冰点,甚至没有士气的概念。
郑老大哭得厉害。他哭,不是因为水欢死了。
生于海,必死于海,这是他们这辈人的“浪漫”,或者说某种精神寄托。死于大海中,对他们而言,是归宿。
之所以哭,是因为郑老大的腿上,有三个血窟窿,还在往外流血。
甲板上凝结暗褐的血块。郑老大颤抖着身上的肥肉,凄厉的嚎叫,那边用纱布根本堵不住伤口的血。
我一看,发现他腿上的伤口,像枪伤!
“粽子还会用枪?”我纳闷了,也不敢去看水欢的尸体。
水欢是被人扭断脖子死的,眼珠都从眼眶掉出来,想想便觉得胆寒。
“是螳螂虾干的。这种东西,咬出的伤口和枪伤一模一样。”达莱忙着止血,胡乱解释了几句。
羊常见血流不止,让人拿了香灰:“把香灰混合蜡烛的蜡油,涂在他伤口上,再弄点海苔来,消了毒敷住伤口,免得破伤风。”
达莱应了声,用香灰往郑老大腿上浇,疼得郑老大哭爹喊娘。
石妇人被吵得烦了,伸出手打晕了郑老大,耳边只剩嗡嗡的雷声和雨点拍打铁皮的杂音,非常压抑。
对于水欢的死,羊常毫无表示,看我醒了,对我说:“你小子,运气还算好,有个肯拼死救你的人。哼,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这行出了海,生死有命,可没功夫管别人的死活。”
“难怪翻海神猴几乎绝后啊。”我道。
地上倒斗,还要讲点义气,拜拜关二爷。海上发财,完全是各安天命,亲爹落水了都未必去救,让人觉
得难以置信。
“江湖的道道,你小子要学的路还长。达莱,先把尸体拖到库房,等回了成王村,给他老爹安葬。”
放一具死尸在船上,我有些膈应:“尸体放几个月,不会烂吗。”
“海上死难的人,我们会尽力把尸体带回去,算是仁至义尽。尸体用艾草熏,然后涂上粗盐,密封好还是不会烂的。你小子要是怕,下次做事激灵点,不然我们没有那么多盐。”黄鬼阴笑几声,表情面目可憎。
海上死难的人,出于某种精神的寄托,在允许的情况下,会把尸体带回去入土为安。
然大海之中,多有灵异之事,船员恐尸体诈尸生变,渐渐形成了浴尸的习俗。
将死难者的尸体,由亲近的人用粗布加盐,洗浴干净,再用艾草混合梅花脑熏灼,以蜡油密封眼睛和口鼻,防止体内的软组织溶解。
再将尸体双脚双手捆绑,后脊钉入七枚木钉,防止诈尸扑人。
拿布和密封袋裹着尸体,在密室安放。
还要把死者的生辰八字,压在洪圣大王的牌位下面,念经超度。
这些步骤,就是海上浴尸的古老习俗。据说月圆的时候,海上龙气喷薄,还要把尸体拿出来晒月光,吸龙气,延缓腐烂时间。
听起来极为诡异,这种近乎恐怖的死亡浪漫,习俗却在翻海神猴里保存并延续。
大海的海底,通达千万里,纵横十二方。那些隆起的海底山脉、礁石,因内陆的龙脉而构造并发源。
阴阳感应,方才生出怪石嶙峋、飞檐斗拱、阙楼城堡的地貌。
海中多龙气,渤海又是太行碣石的入海口,这里大片区域全是受着碣石龙脉的孕育。
之前下水看见的通天礁石塔,就是碣石龙脉在海底凸出的龙脊。这里是方圆数百里,龙气最为猖獗之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