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北海皇陵(2 / 2)
日月星辰。黄金铸成的太阳,白银打磨的月亮,周边镶满了夜明珠和奇异宝石,昼夜发出霞光。
光辉泻在地上,显得夹墙内异常清冷幽深。高悬天穹的二十八星宿,也都是珍宝玉石雕成,光芒互相映照折射,晃得人眼睛睁不开。
夹道隔着宝殿和内城,属于皇陵之中的偏路,并非神道御基。
饶是如此。夹道两侧,有鎏金的跪坐铜人,手持莲花灯台,台中全是尚未干
涸的鲛人烛油,只是被拔了灯芯。
铜人的下面,还有两条狭长的灯渠。
当年顺着这里点燃,整个龙楼宝殿和内城玄宫,都会被照亮,透到天上的宝石群英之间,日夜通明,永无穷尽。
一阵冷风吹过,远处护城河三千个铜龙头开始吸水。
水声轰鸣,犹如飞湍瀑布争流迸射,显得皇陵之中一派富贵堂皇又威严十足。
风过之后,宝顶云端遨游的大雁振翅高飞,跃到霄汉之间,又蔽翅低垂。
我努力看向宝顶的上端。那些大雁,乃是
黄金铸成的金雁,背脊悬着金刚丝,和活物没有两样。
风过之后,就能听到群鸟叽叽喳喳的声音。
三千金雁挂在上面,灯光一照,流光溢彩的连细微的羽毛纹理都开始颤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那等景象,真是把我和青八子看呆了。
之前那些王陵巨墓,和这比起来,简直是叫花子。
光是夹道两侧数千个手捧莲花的灯奴,拿出去便是无价之宝,上面镶嵌的宝石更是数不胜数,把鎏金的铜面都给遮住。
站在夹道之间,我和青八子抬头看,仅能看见内城到宝殿的一角。
等进了内城,到祭天的日月神坛眺望,皇陵的一切才能尽收眼底,那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发现!
夹道中有浓郁的土障,是悬在上面腐烂的丝绸飘出的尘埃。
里面能见度极低。
看了半天,我才怀着敬畏走了几步,没想到从盗洞出来,竟别有洞天!
青八子一把拉住我,扬了扬下巴,手电指向前方。
片刻后,远处护城河飘来的水汽散了,我们两个拍了拍面前的尘土,顺着夹道一侧绕了过去。
“好像有人。”青八子眯着眼,极为慎重的说。
那种能见度,普通人根本
看不清,我虚着声道:“有几个,在什么方位。”
“前面十步开外,体积很大,小心点,应该不是活人。”青八子抽出兵器,我也把防身的手枪拿出来。
上面裹着牛皮纸,一拆就稀里哗啦作响,在死寂的地宫中非常刺耳。
我怕惊动青八子说的那个庞然大物,便拿了匕首,和他左右靠着两边的城墙,弯下腰,慢慢往前摸了过去。
这座皇陵多有反常的地方,有些根本不是中原的礼节。
从盗洞出来,我们过了龙楼宝殿,到了内城之中,就是后世所谓的紫禁城。里面是皇帝的三千佳丽住的,还有宗庙所在,自古便是神圣异常,鲜有外人涉足。
一般的皇陵内城,多是长方形的城墙,根据尧舜古制打下的夯土,外面贴石片加固。
夹道两侧的城墙,高得不像话,直接修到了上面的宝顶,与星光日月接引。走了几步,我发现城墙并不是直的,而是一种抛物的弧形暗含其中。
皇陵内城的城墙,竟是圆形!
我看了左右两边秦砖堆砌的宫城,立刻发现,这皇陵压根不是中原风俗,是按照坛城的风格修筑的!
坛城,是古代君臣,为了抵御魔国入侵修建的城墙。
大概就是土楼那种样式,很大。
里面的房屋根据圆形的城墙而建。内城外面,还有几圈圆形的城墙,但中原的城墙都是长方形,坛城只有藏地才有。
丫丫的,这皇帝老儿还爱旅游,去过藏地高原?
仅凭坛城,未必能说明和魔国有关。也许是根据天圆地方的概念,墓主认为他九五之尊,必须按照天宫的格局来建,才配得上他身份。
约莫走了七八步。
雾气腾腾中,真有一道黑影,驼背,岣嵝,歪歪扭扭的立在夹道中间!
比普通人高了至少三倍,很像传说中的龙伯国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