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二伯的往年账单(1 / 2)
如果是这样,我不得不正视,之前我那些动作,仅是小打小闹。
那个掌柜的见我不吱声,也不敢撤走,试探问我:“少东家,你还有什么吩咐?这里闷,要不出去喝杯茶,你要找什么,我派人给你找。”
“不用了,你把最近十年,不。”我想,恐怕不止十年以内。
二伯跟洪天康,定然有些联系。
七九计划以前,洪天康算官方的人,并没有跟二伯合作的必要。
那么二伯和洪天康联系,至少是七九计划以后的事。
我想了想,八二年的夏天,计划正式结束,应该节点以后开始找。
便吩咐道:“把八二年以后,大的支出进账全部给我整理出来,我现在就要。特别是一些物资上的购买和商业投资,不要给我打马虎眼。”
那掌柜咯了声:“这事不算小,我得请示二爷。”
我早有准备:“我二伯忙着造人,现在没工夫瞎扯淡。你想想,他老人家正在策马沸腾,好不容易找到了年轻的感觉,你打电话过去骚扰,破坏了他的兴致,谁负责?”
我露出个男人都懂的表情。
那么大的年纪,心血来潮不容易,破坏了可找不回来。
“那这几十年前的老账,我们一时半会无法整理啊,很多都脱落散佚了。”
我大摇大摆坐下,今天先斩后奏,即使二伯要算账,也是秋后的事:“我可以等,当然,我最不喜欢等人。”
“好吧,我试试。”
八二年,恰好是二伯他们谋杀伪装老爷子的易容高手的时间。
同年,七九计划正式落幕,前后不过五年。
二九计划无疾而终,伴随着大人物的去世,当年那些档案或被销毁,或被调走,现在已难以查证。
总之,那是段并不光彩的黑历史,若不是现在有人暗中启动新的计划,绝不会被翻出来。
二伯他们,也是在
八二年以后,正式接手家族产业,离开漩涡。
几十年前的账目支出,认真核对,必定有迹可循。
人只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留下的,肯定有破绽!
我耐心的在档口等他们。
这几个老头挺会享受,泡的还是明前的龙井。我喝不惯,一股子豆味,况且今天不是来喝茶的,时不时催促他们快点。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他们勉强弄出份清单,极为潦草。
我很快发现,七九计划结束的第三年,也就是八五年的三月左右,二伯以个人的名义,支出了五笔钱。
每笔三千,共记一万五。
现在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但这是几十年前的老账!
我记得那时工人的工资,也才八十到一百二左右。每笔三千,这绝对是笔极大的开销!
那时,国家正处于发展初期,普通家庭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已经算是富户,并称国民结婚三件套。
一万多块钱,可以买上百台缝纫机!
我暗暗咂舌,二伯年轻的时候,出手还真阔绰,他用这些钱干什么了?
“这五笔钱,应该有银行的汇票,你们查查,看看这五笔钱的去向。”我道。
以当时的经济,直接把这笔钱取出来并不现实,这也给我留了可以查找的蛛丝马迹。
这不算过分的要求,只是非常麻烦,几个老头嘟囔几声,不情愿的去办了。
我继续往下看。
同样是八五年,下半年的九月,二伯支出三万块钱,还没有标明去处,下面只有几个铅笔留下的模糊字迹:
办工厂,搞建设,争发展。
我看得头大。
继续往下翻。
之后的五年,二伯会定期分出几笔钱。每笔都是三千,汇往不同的地方,数额不算大不算小,好像是一种长期的资助。
普通的工厂投资,没必要分成五年,而且三千块钱对于当时的工厂,也是
杯水车薪。
这种长期的资助,持续到九十年代才停止,之后是很长的流水账,有买房的买车的,没有任何价值。
现在最关键的,是二伯从八五年开始,持续往外汇出的那几千块钱。
那些钱对于当时而言,绝对是笔极大的数字,可以让很多人衣食无忧,却无法支撑一个庞大的研究机构或者考察组织。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我的看法。
以我对二伯的了解,他做事比较霸道,争强好胜,并不喜欢和人分成。比如一个工厂,以他性格必须做老板,当小股东他绝对不干。
连续五年往外汇钱,开工厂倒是不像,包养小狐狸精倒是真的!
几个老掌柜办事效率还行,他们查了一下,这些钱,每年至少五笔,有时候会多达十几笔,居然是寄往全国不同的孤儿院和福利院的公益资助!
“丫的,圣人。”我小声叫了出来。
老狐狸居然从几十年前开始,就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
每年定期给不同的孤儿院打钱,这思想,这境界,这道德,他还是他吗?
“少东家,你怎么了?”
“没,没,还真是出人意料啊。你们查查,二伯资助过的孤儿院的
↑返回顶部↑